【拆 局】
金管局多次收緊按揭,但樓價不跌之餘,買家亦更難承造按揭,發展商透過自己成立或相關財務公司向買家借一按的新盤大幅增加。銀行難做生意之餘,亦令買家湧入一手市場,借盡入市。
金管局自2009年第一次收緊按揭以來,已共7次作出收緊,買家越來越難借得足入市。以往按揭未有收緊到這般緊張時,一般買家都是向銀行承造一按,餘額再向香港按揭證券公司作擔保之按揭保險計劃,或透過稱「財仔」的財務公司借二按上會。但「財仔」息率甚高,故並非常用。
不過金管局繼續出招下,銀行「關水喉」亦難壓止惟樓價上升,買家需要更大筆首期才能買樓。發展商近年索性透過旗下財務公司向買家借貸,實行取代銀行甚至其他「財仔」的生意,兼方便自己去貨。
銀行一按競爭力遜財仔
現時樓價600萬以上的一按按揭成數已不足六成,就算借盡二按,亦不能借得足八成。不過近年樓價飆升,600萬元以下選擇大減,尤其新盤市場,所以發展商向不少買家提供高成數一按。
以往財仔以高利息借貸,但發展商財力充足,提供的高成數一按,首3年息率與銀行一按相比只略高,少部份甚至免息數年。而且,審批時較寬鬆,買家寧選用發展商一按「上咗會先」,待財力較多時才向銀行轉按。所以現時銀行借一按的競爭力,已不及財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