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勒令輝山停牌基金料場外掟貨

證監勒令輝山停牌
基金料場外掟貨

【本報訊】早已自行停牌多時的輝山乳業(6863),昨再被證監會勒令停牌,意味其日後復牌的話事權已轉落在證監手上。證監引用的條例與早年漢能(566)、桑德(967)等賬目有問題的公司一樣,輝山亦即時遭踢出多個指數。專家估計該股復牌無期,料現時有持貨基金在場外開始掟貨離場。

沽空機構渾水去年12月曾狙擊輝山,但股價要至3月24日才突然大瀉85%,同日下午自行停牌。期間大股東楊凱承認押股融資、大量債務違約,被債權人申請凍結資產,董事亦陸續跳船。中銀澳門昨晚公佈,輝山有約3.9億港元債務須於5月16日之前清還。
昨早開市前,證監會以《證券及期貨(在證券市場上市)規則》第8(1)條,勒令輝山停牌。若證監會懷疑招股書、通告等文件屬虛假、不完整或誤導,或為維護市場公平有序,可勒令上市公司停牌。被此招對付的公司下場多數復牌無期,甚至除牌。與輝山一樣,先自行停牌、再被勒令停牌的,計有漢能、桑德,兩股至今仍被調查中。

被剔出多個指數

證監會發言人拒評個別公司。昨午恒指公司宣佈將輝山自多個指數剔除,但暫時上海、深圳交易所的港股通名單,輝山仍榜上有名。
專家均相信停牌後證監會才着手調查,發現文件、賬目有問題,故「加多腳」,避免該股復牌,才被迫再出手叫停。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指出,只要證監會「一日覺得唔滿意,都唔會畀你復牌」。獨董協會常務副會長盧華基提醒,即使董事已離職,一樣會被追究疏忽或造假的責任。
輝山停牌後,中央結算系統共多出逾1.14億股,意味有人將持有股份轉為流通,譚紹興估計是當初認購了輝山股份的投資者開始在場外掟貨套現,以免該股復牌無期,鎖死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