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西灣村村長黎恩表示,該村歷史300多年,自清朝起已獲發牌照在近岸拖網捕魚,「英國(殖民政府)都未嚟,我哋已經喺度攞魚,到英國嚟見到我哋攞魚,就發牌畀我哋,已經百幾年歷史」。村民以獨特的「沙罟拖網法」捕魚,由兩隻漁船在海底拖網,然後將網往岸上拉,一網可得魚穫600斤,村民希望可記錄和保存捕魚文化。
促漁護署管制遊艇不果
近年大浪西灣成為旅遊勝地,黎恩指越來越多水上單車和快艇在沿海活動,「快艇同水上單車喺度穿插,影響我哋攞魚,又影響村民同旅遊人士安全」。他指上月近岸最高峯時期有10隻快艇,「一個灘有10隻快艇飛嚟飛去,你話危唔危險呀?」
黎恩本人亦持有岸灘圍網牌照,每年續約一次,「我哋捕魚好密嘅,但呢10年旅客太多,我哋落網都落唔到」。他曾經要求漁護署管制遊艇,但不得要領,惟有改在平日下網,試過有船隻駛過時遭魚網纏住,「我都試過兩次,有隻船飛埋嚟打到我啲魚網,卡到唔郁得,佢仲賴我哋擺啲魚網喺度」。他提醒在捕魚時遊人切勿落水,以免發生危險。
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今年初撥款950萬元,予西貢區社區中心推行「西灣地區復育計劃」,為期3年,包括在西灣復耕5.8萬方呎棄耕農田、復修水井,亦翻新了一間村屋作為遊客資訊中心,介紹當地獨特的捕魚方式。
■記者潘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