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宗師」魏雷被MMA狂人徐曉冬閃電擊倒,舉國咋舌,魏雷日前披露慘敗「真相」,原因有三:一是新買的膠鞋穿不慣,二是地板滑,三是師父叮囑「術高莫用」,如他用內力,會震碎徐曉冬內臟,出人命的。然則魏雷雖表面上輸了,但實際上不是被徐曉冬打敗,只是自己不慎滑倒,刻意讓賽而已。嘴巴上打太極,魏雷可謂天下無敵,我不由得想起1929年參加全國武術大會的劉高升。
當年杭州西湖畔舉辦「國術遊藝大會」,全國奇人異士雲集,評判委員長是「武當劍仙」李景林。所謂高手在民間,話說有一江西僧,偕兩名徒弟前來觀戰,徒弟素知師父身懷異術,不停慫恿他上台一顯身手,僧人初時只微笑不語,最後還是忍不住參賽。觀眾突見這無名僧登場,雀躍萬分,莫不稱歎「天外有天」,但不旋踵,僧人已被對手打得頭骨塌陷,仆地流血。業餘遇上專業,往往就是這下場。但劉高升不同,他不是業餘武術愛好者,而是上海永安、先施公司總鏢頭。初到上海灘時,大熱天戴一雙手套,兩手綁在胸前,招搖過市,有人問他幹什麼,劉高升說:「掌力太厲害,怕不小心會傷人。」對方問:「什麼功夫?」劉昂首答:「鐵砂掌!」對方想檢驗劉高升的功夫,找來城牆一塊磚頭,劉從手套裏抽出右手,一掌劈下,城磚即成齏粉。亮此一手,劉高升暴得大名,人稱「銅頭鐵臂震江南」。他參加國術大會,順理成章是大熱門,誰知第一場便輸了。
劉的對手是當時名不經傳的小伙子曹晏海,曹練過多種功夫,最厲害是散腿,可用激步子把十二個楔到地裏的棗木橛一口氣踢出來。初交手,曹晏海也懾於劉的掌力,但慢慢發現他步法遲鈍,於是用「抹踢」把劉摔倒,全場轟然喝彩。劉跳起來大叫不算,裁判問何以不算,劉說現在比武功,不是比摔跤,我自己摔倒不算。曹晏海已摸清對手弱點,於是大方地讓劉高升再打。這一次曹晏海繞着劉轉了幾圈,一擰身又把劉摔了個四仰八叉,劉吐了兩口血,終於認輸。曹晏海一戰成名,而他賴以打敗傳統武術鐵砂掌的,正是散打腿法。劉高升此戰丟盡面子,可他沒練過魏雷的嘴頭太極,不懂說自己鐵砂掌威力太強,怕打死人而不用。
今天習傳統武術的人,只練套路,不重技擊,著名武術教授康紹遠明言,武術就是套路,不是打架,因為武術有姿勢要求,而打架是不用擺姿勢的。康甚至認為,武術不是源於技擊,而是源於舞蹈,我們不能因為武術有些姿勢跟技擊動作相似,就誤以為武術是用來打交。細想也不無道理,尤其是跟MMA相比,大多數傳統功夫的確只是擺姿勢而已。那麼電影中「我要打十個」的葉問、力挫西洋大力士的霍元甲,難道都是虛構?
霍元甲的故事,以我所見,最詳盡的見於蕭汝霖《大力士霍元甲傳》。霍元甲曾先後三次約戰俄國力士、英國力士和黑人力士。俄國力士來中國表演,登廣告自稱「世界第一大力士」,霍元甲太認真,竟登門挑戰。俄國佬賣藝搵食啫,當然不打,更改宣傳字眼就了事。英國力士來上海,霍元甲又去踩場,定好比武日子,但力士失約。最後一次挑戰黑人力士,力士偕律師至,對霍說:「子毋蹴,毋觸,毋拳擊,毋肘摧,毋指掌中人,即與子鬬耳。」霍元甲大笑,說我不如瞓喺度任你打啦。條件談不攏,決鬥也就告吹。然則歷史上霍元甲有沒有打過力士呢?沒有。
儘管沒打過西洋力士,但據蕭汝霖所說,霍元甲確實有料到。義和團亂起,西洋教士恐被拳匪殺害,踵門向霍元甲求救,霍不忍,收留他們。拳匪大師兄韓某寄信通知霍元甲,若翌日午前不交出教士,「即以千六百神軍取汝矣」。霍於是佩刀隻身潛入拳匪營地,出其不意斬斷韓某兩臂,「眾皆股栗,遂潰」。一下子霍元甲被稱為「劍仙」,海內豪傑皆以一見元甲為榮。但霍元甲這次得手,其實只是偷襲,跟我們想像中的萬人敵有點距離,看來典型的武林絕世高手,不在民間,只在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