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小學開「國際組」要求家長是中產校長稱「手民之誤」致歉

屯門小學開「國際組」要求家長是中產
校長稱「手民之誤」致歉

【本報訊】屯門資助小學香港路德會增城兆霖學校,被揭在小一簡介會介紹該校開辦、主要用英語教學的「國際組」時,即場問家長是否屬於中產、以車代步及從事醫護、教師等職業,有出席簡介會的家長不滿,認為學校歧視基層家庭,事件在家長群組傳開。兆霖學校校長陳好得昨回應傳媒指「middle class」(中產)一詞為手民之誤,以個人身份致歉。
記者:周婷

路德會增城兆霖學校被指歧視基層家庭。 張柏基攝

本報在網上找到一份兆霖學校介紹「國際組」的文件,校方擬於2017/18學年起,在小二級開設國際組、又名「英語深度沉浸組」,學生升讀小二時、按其英文能力分班,其他班別則屬「正常班」。國際組的英文科會增加英國文學元素,數學、常識科試卷約一半以英文作答,其他學科由英語達母語級的教師任教,目標是學生畢業時可「既報官津,又報直資」。
不過,該校上月底舉行小一簡介會,針對甚麼家長應報讀國際組,發表爭議言論。有出席簡介會的家長,會後在網上家長群組「爆料」,引述校方指家長應該具備中產、以車代步等特質,才應該考慮國際組,其餘特質還包括「『非』虎隊」(即非虎爸、虎媽)、「專業群」(指從事專業範疇工作)、「期望升上英文直資中學」等。

校長陳好得指不會因個別學生的社經地位,而分配入國際組。互聯網

或違教局規定

有與會家長被問及是否屬於醫護、教育等專業人士,引起出席的家長不滿,質疑學校歧視基層家庭,以經濟條件為取錄準則。事件昨日經傳媒報道後,校長陳好得在學校網站發表書面聲明,指簡介會文件的英文版本出現「middle class」(中產),是修改所犯的手民之誤,若因此引致部份家長及公眾人士不滿,願意負上責任,「校長現以個人身份向各方致歉」。
陳好得又承認,在簡介會中提及「雙職家長」,因有見近年增多,不能忽視這群家長及其子女的教育需要;又稱在過去的簡介會上,曾自嘲頂多是一名「窮中產」、「無車一族」,是輕鐵和巴士的常客,強調小二學生會否入讀國際組,是視乎老師評估及推薦、家長和學生意願,不會考慮個別學生的社經地位。
兆霖開辦「國際組」、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此做法或有違教育局規定,因為兆霖屬資助小學、應該教授本地課程;教育局回覆稱,資助小學須參照《基礎教育課程指引》,為學生提供全面而均衡的學校課程,局方會向有關學校了解及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