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林鄭的人情味管治可信可行嗎? - 李平

蘋論:林鄭的人情味管治可信可行嗎? - 李平

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到大澳出席活動時表示,自己會以人情味、重感情的管治風格擔任行政長官。如此表述自己的管治風格,顯示林鄭急於洗底,擺脫好打得、梁振英2.0的形象。但中港兩地的政治、經濟環境瀕臨異變,林鄭的管治風格是否可信可行大有疑問,甚至令人懷疑會否變成對港人好打得、對京官有人情味。

政經環境遽變 考驗管治能力

林鄭月娥由小圈子推選為下屆行政長官後,在小學TSA、重開公民廣場等問題上的取態有異於僵硬的梁振英,表現較過往有人情味,也符合她勝選時推動大和解的承諾。不過,江山易改,秉性難移。林鄭的好打得,不只表現在她處理政務的果決,也表現在她對同僚的刻薄。而競選期間的廁紙、八達通等離地鬧劇,更彰顯其不諳世情人情。前科纍纍之下,林鄭的人情味管治承諾,只能說是急於改變形象的需要,還談不上可信。
真正考驗林鄭月娥管治能力、管治風格的,將是未來中港政經環境的急遽變化。梁振英主政的五年,中港繼續享受金融海嘯後的經濟復蘇,儘管中國曾面對或要面對股市泡沫爆煲、經濟硬着陸、樓市風險急增等問題,但至少迄今仍能維持世界領先的經濟增長速度,也足以掩蓋諸多社會、政治問題。
只不過,中國近日公佈的經濟數據多差過預期,令工商界、金融界擔心中國經濟的拐點提早出現,A股上證指數已跌穿今年初開市位。一旦美股從高位跌落,香港股市、樓市都難免大幅震盪。林鄭月娥可能甫就職,就要面對轉差的經濟環境,屆時,市民和輿論關注的焦點將是林鄭的管治能力,而非管治風格。
至於政治環境,中共的權鬥在未來幾個月,即中共十九大之前都會更加白熾化。逃亡美國的中國富豪郭文貴在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大爆中共高層權鬥及斂財內幕,結果,美國政府資助的美國之音竟腰斬直播。由此可以想像,中共權鬥的破壞力是何等恐怖。而且,這種沒有法律、道德底線的鬥爭,並不會因中共十九大完成領導層換屆而終止,只不過是階段性休整而已。

西環恐嚇試探 自治持續惡化

權鬥惡化、朝不保夕的危機感,更令中共權貴迫不及待地要求瓜分香港的政經利益。中聯辦法律部部長王振民近日恐嚇,如果香港的「兩制」威脅「一國」,則難繼續「兩制」安排。不要以為這是他個人觀點,更不要以為是他個人失言。這是權貴集團急於謀奪香港控制權的輿論試探,是未來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環境持續惡化的前兆。林鄭月娥不熟悉中共政治運作,就算她還有維護香港利益的惻隱之心,也可能隨時跌入梁振英、西環的陷阱。
梁振英的管治風格是狼,鎮壓雨傘運動、葬送香港真普選機會、挑起港獨爭議都毫不手軟。但中共領導人眼中的這位板蕩忠臣,對中共官員就富有人情味,就連廣東霧霾的責任都主動分擔,胡說甚麼香港污染物也吹至廣東引致霧霾。只不知,肆虐華北、華中的沙塵暴今日南下,梁振英又作何感想?是否還有辦法替中共官員們分擔責任?是否還有港府高官替梁振英的「客氣說話」解畫?
其實,林鄭月娥能否擺脫梁振英2.0的形象,關鍵不在於管治風格。競選特首過程中,林鄭月娥的民意支持度一直追不上曾俊華,問題不在於公關形象,甚至不在於政綱,而在於她以獲中共欽點為榮,並以此作為其管治的基礎。林鄭如今提出新的管治風格,難免令人擔心,她並非向市民、向管治團隊作出承諾,而是如網民諷刺的「對待京官像春天般溫暖,對待港人像冬天般嚴寒」?她會否出現像梁振英那樣對着中國官員時卑躬屈膝的畫面?
周一至周六刊出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