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座電影《星聲夢裡人》(《La La Land》)席捲影壇,不但票房亮麗,更是囊括了很多電影大獎。上周二洛杉磯市長加爾塞特(Eric Garcetti)甚至在市政府舉辦活動,宣佈當天為「La La Land Day」,這更可說是對電影莫高的推崇與肯定。《La La Land》影響所及,不僅只是燃起洛城觀光熱,更讓很多電影拍攝場景重新回到大家的記憶之中、並得以浴火重生。其中男女主角相約一起看老電影的戲院Rialto Theater從2007年歇業至今,也在近日傳出重生好消息──位於荷李活的Mosaic教堂將把戲院長租下來,並可能在未來開放給當地市民使用。
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
「你看到那個上半部的直立招牌了嗎?寫着Rialto的那個?那個是第一代的招牌了,已經有91年之久」。一提到Rialto戲院,眼睛散發出熱情光芒、對每個細節都如數家珍的,是公益組織「Friends of Rialto」的發起人諾頓(Escott O. Norton)。他從30年前就開始了他的義工生涯,時常到Railto打掃環境,幫忙整修一磚一瓦,而時間一久也自然吸引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正如組織名稱一樣,「Friends of Rialto」是由一群當地人所組成,目的就是透過各種方式來維持他們心中那個華麗美好的Rialto回憶。
「Rialto開幕時被當成複合型的戲院,甚麼都有。從現場音樂表演、交響樂、到舞台劇等等......而第一部在這裏播放的電影叫做《What happened to Jones》」。諾頓說,Rialto戲院對於南帕薩迪納(South Pasadena)的人來說極具意義。早年它是奢華享受的象徵,即使到了後期設備不如其他影院,Rialto本身還是在很多人心中擁有不可抹滅的位置。也因此,即使Rialto戲院歇業後,諾頓和其他義工還是不時會回來打掃環境、維持清潔。
「我當時真是傷心欲絕,我從8歲開始就常來這個戲院了,而且早從90年代開始我就在這裏擔任志工」。當被問到Rialto當年歇業的情況,諾頓帶着苦笑說,在商言商,並非所有的投資者都能欣賞這種老戲院的美好。「那時候市政府做出幾項不同的要求,希望能夠改善戲院的衞生以及安全條件等,但是當時的業主不願意(投資),所以他選擇直接關門」。
所幸「《La La Land》絕對成功引起人們對這個戲院的重視」,諾頓說,從電影上映之後,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影迷來到這個地方朝聖。他向《蘋果》表示,Mosaic教會其實從電影上映之前就曾經來看過這個場地,但始終遲遲未作出決定;而後來他們終於下定決心租下這裏,「我相信某種程度上絕對跟《La La Land》有關」
諾頓說,他還不確定Mosaic教會會怎麼使用Rialto戲院,但是他相信教會不會對戲院進行太多改變。「當進行第一次導覽後,他們(教會人士)很喜歡戲院的細節,那種老時代的美麗裝飾、歷史痕跡、舞台設計等,都十分吸引他們」。諾頓也進一步強調,他視自己為Rialto戲院的發言人,所以一切都會以保留戲院的歷史意義為主。
諾頓強調,很多當地人的第一次電影、初次約會、以及美好回憶,都是發生在Rialto戲院,這裏真的是很棒的地方。諾頓很高興看到戲院能重生,也會盡一份力量讓它更好,「只要能夠保有美好價值,我將盡一切努力去幫忙教會,而他們做的改裝有哪裏不妥,我也會提出建議,這是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