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早前在電台表示,港人埋怨北風天廣東帶來污染物,其實吹南風時香港污染物也吹至廣東引致霧霾。此番「偉論」當時已引起各界譁然。天文台前台長李本瀅也在網誌撰文反駁,指香港引致廣東霧霾要吹南風及空氣穩定,同時出現的機率偏低。李氏更批評:「政府不重科學,欠科學常識,加上香港大學撤去數理兩科主修,在在都十分短視。」
對於各界批評,梁振英回應指「呢個係廣東嘅講法」。廣東將其霧霾歸咎於香港,或許廣東官員確有這說法和想法。霧霾等環境污染數據,如今成了國家機密:今年1月17日,國家氣象局通令各地氣象部門不得再發佈霾預警預報;網絡作家海底疑因撰文批評政府處理霧霾不當,被控以「顛覆國家政權罪」;北京律師董正偉申請公開國家土壤污染的調查資料,環保部說這是國家機密。在此情況下,污染是否嚴重不是由污染數據定奪,而是官員說了算。這是政治凌駕科學!
污染及霧霾跟經濟增長一樣成為考核中共官員政績的重要指標。因此,廣東官員將其境內空氣污染問題推給香港,以減輕責任,一點也不奇怪。如果梁振英不同意此說法,當天就不會在電台複述,又或應加以反駁。顯然,梁同意這個無知說法,而他也明白中國的空氣污染不僅是環保和科學問題,更是政治問題,梁振英攬下廣東的霧霾責任,也算是減輕中共的管治壓力吧!
本來,他以政治凌駕科學就算了,部份港官為維護他而無視科學的態度,卻令人心寒。署理環境局局長陸恭蕙表示,內地環保官員均是科學家,清楚天氣問題,「今天唔會講這些說話(香港污染物引致廣東霧霾),因為數據上好清楚」,梁振英所說只是「最高層的客氣說話」,「講到咁大件事,話特首唔科學,有點頴頭……唔太公平。」言下之意,內地官員「知情」,梁振英則只是官場客套話。
但客套話也不能顛倒黑白呀!跟見外賓見面時的開場白說今天天氣很好,而事實卻是狂風暴雨,不也會被揶揄批評嗎?當日特首講錯,環境局為甚麼不向他提供專業意見,及時糾正他?
此外,現任天文台台長岑智明曾分享李本瀅文章,未幾在傳媒查詢後就刪掉了,重新分享時加上補充說,有時華南沿岸出現海陸風匯聚的情況,偏南海風也有機會將岸邊聚積的污染物帶到內陸,面對區域性問題必須加強合作,共同努力減排。很明顯,再分享時的那段話是政治考量下的結果,既顯示梁振英不是全然說錯,也表明特區政府要跨區合作對付霧霾的態度。
明明只是簡單的科學常識,官員卻扭盡六壬替梁振英辯解,以淡化其失言。無論這是受到政治壓力,還是自我審查,以為自己有責任「護主」,都令人失望。如果連科學和常識都要服膺於政治,後果堪虞!中國的大躍進時畝產萬斤糧食、文革時瘋狂摧殘知識分子和科學家,甚至三峽工程,不都是政治凌駕科學和常識之下的災難嗎?
潘小濤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