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滿100天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有甚麼成績?若連紙上談兵也計算在內,那他「做」的實在不少:以行政命令禁止七個回教國家的美國國民入境;建造美國與墨西哥邊境的圍牆;提出萬億的減稅大計;要求企業保護在美國的工廠及職位;與多國領袖包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了元首𥧌會。
可是,行政命令只是總統便宜行事的做法,效力有限,那個禁制回教國家的行政命令沒幾天就被法院推翻,到現在還未能弄出有效及站得住腳的入境管制。減稅大計更是粗漏,企業稅從35%減至15%說來輕鬆,可損失的政府收入如何填補或抵銷卻沒有半句解釋;反而為了防止政府shut down,特朗普被迫同意增加在科研、醫保上的開支。這無論如何不能算是有為吧!
外交上姿勢也不算少,大部份主要國家的領袖都見過面,包括英國首相文翠珊(還牽了手)、德國總理默克爾(各說各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一起打高爾夫球),還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是,這些會面並沒有增強美國跟盟國的關係,也沒有提升美國的國際影響力,甚至損害了其他國家信任,削弱美國軟實力。
歐洲盟國當前最大挑戰是脫歐、難民危機及俄羅斯軍事威脅。可在這幾個議題上,特朗普不是漠不關心就是落井下石,例如法國總統大選,整個歐盟都擔心極右派勒龐勝出,特朗普卻力挺勒龐,指她能帶來真正的轉變。
對中國的關係也不平順。上月初他跟習近平舉行𥧌會,會前特朗普指摘中國操控匯率,佔美國企業及工人便宜。會後不到三星期,特朗普就大捧特捧習近平,指他是個好人,已跟他建立良好的個人關係,又感謝習全力解決北韓核危機。而為了報答習的幫忙,特朗普還公開表示不會再跟台灣總統蔡英文通電話。反覆無常的表現看在習近平及中國領導層眼裏,只會覺得特朗普沒有戰略眼光,只需要給他一些短期政治利益就好辦事,他們對美國的尊重自然不如前。
最令親者痛仇者快的大概要數南韓部署薩德反導彈系統的事。這套系統實際是美國放在中國門前(首都附近)的軍事監控系統,好讓美國可以輕易監察到中國東北、華北地區的軍事部署。南韓政府為了引入系統不但要承受內部強烈抗議,還得面對中國的經濟制裁,最新估計單是旅遊業就損失數百億美元。
幾乎開罪所有盟友
特朗普卻以總統身份公開要求南韓負責十億美元的相關費用,不然將會重新檢討美韓軍事同盟協定。以美國一年五、六千億美元軍費而言,十億可說雞毛蒜皮,再加上薩德對中國有威懾效果,軍事價值極高。特朗普卻為了區區十億為難南韓政府,難怪南韓朝野及傳媒一面倒狠批狂人總統,有的還要求停止部署薩德。到下星期二不管誰當選總統,只怕都會重新評估美韓關係及部署薩德的價值。
美國能在全球稱霸,除了超強軍力及強大經濟實力外,更因為其軟實力,包括國際對美國的信任及自二戰以來在歐亞建立的牢固軍事、政治同盟。特朗普上場一百天就幾乎開罪所有重要盟友,只管自己的利益,盟國勢將重估與美國的關係,令美國的國際形象及地位明顯轉弱。
盧峯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