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醫術:糖尿病與自主神經線病變 - 梁憲孫

醫述醫術:糖尿病與自主神經線病變 - 梁憲孫

香港每10個人便有一人患上了糖尿病,情況嚴重。控制血糖在正常水平非常重要,維持血糖穩定,有助預防併發症或減輕其嚴重性。
糖尿病可導致多種神經線病變(diabetic neuropathy),包括多發性神經線病變(polyneuropathy)、自主神經線病變(autonomic neuropathy)、神經根病變(radiculopathy)、單神經線病變(mononeuropathy)及多組單神經線病變(mononeuropathy multiplex)。自主神經包括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負責控制人體內臟各項反射活動,自主神經線病變可影響心臟、泌尿、腸胃及內分泌功能。
自主神經線病變影響心臟,可引致心跳加速(tachycardia),運動後容易氣促、站立時血壓下降 (orthostatic hypotension)。病者手術時接受全身麻醉,尤其需要小心,因心臟及血管功能或不穩定。若患者同時有冠心病,引起心絞痛或心肌梗塞,病徵可能不明顯,容易誤診,因而增加死亡率。
自主神經線病變又影響消化系統,可令食道、胃及腸道活動失調,容易有胃食管反流症。胃肌肉活動減弱,令食物在胃部滯留(gastroparesis)。因腸道活動失調,或出現慢性腹瀉現象,甚至妨礙腸道脂肪吸收,引致糞便含大量脂肪,又稱「脂肪痢」(steatorrhea)。
泌尿系統受影響,可引致膀胱功能失控,性行為亦受影響,病徵包括射精時精液倒流入膀胱 (retrograde ejaculation)、陰莖勃起障礙(erectile dysfunction)及陰道疼痛(dyspareunia)。
早期糖尿病或沒有明顯病徵,嚴格控制血糖水平,有助預防神經線受損等多種併發症。

梁憲孫 養和醫院副院長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