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貴事件,引爆出「美國之音」之不專業:美國政府辦國際廣播電台,地處華盛頓,平時遭到中國臥底滲透,以西方人的「包容」,絕對不足為奇;但在五十年難逢實地直播重大專訪,高層的白人女主管班納德(Amanda Bennett)竟然不在國內,去了非洲「公幹」,交由幾個華人來全盤處理,以致中途被訪者一提起中國一兩個領袖人物的名字,即刻截停腰斬,在帳面上,形成繼美國聯合航空事件之外最大的醜聞。
大眾的見識視野是狹隘的,聯合航空的飛機與平民百姓的交通攸關,舉世關注;美國之音在國內沒有人聽,只是對第三世界宣揚美國民主自由價值觀的機器。但是舉一反三,見微知著,美國的國家機器,處理重大事件,竟然如此粗疏,令人懷疑這樣的「世界警察」,對世界的安全有何保障。
當然,美國之音不是五角大樓,不涉敏感機密,即使任由對家滲透,坐視不理,更大的可能是兵不厭詐,誘敵深入,謀定而後動。白人主管也有可能是故意設一個空城計,學中國的毛澤東,引蛇出洞,伺此機會,一網打盡,同時又借中國人臥底之力,一切在預料之中,巧妙地「保護」了佛羅里達州「川習會」之後的「得來不易的成果」。
美國之音可以聘用華人廣播,借重其母語的聲音,但編輯行政因事涉國家戰略利益,一個黃面孔也不得內進。正如北京中央台第九台的英語頻道,聘用白人做幕前的新聞報讀員,但新聞編輯會議一定由黨委主理,全部是服從組織紀律的自己人,而不可能有一名洋人。五六十年代長居北京的幾個白人左膠:紐西蘭共產黨員路易艾黎、美國人沙博理、李敦白;英國人戴乃迭,都是迷戀馬列、思想紅彤彤的西方邊緣份子,選擇中國定居,中國只分配這種白人做一點翻譯毛選的工作,不可能提升至政治局候補委員。
美國之音郭文貴事件發生時,為何美國女主管巧合地在外國?是她本人確定訪談安排在她不在電台無主帥督師之時進行;還是下面的中國人副手助理,知道她幾時出國,蓄意在此時推出?如果是,則白人女主管為何全不知情,又不反對?
循此調查,白宮必然知道實情,但不會公佈。不論結果,不幸向美國人再次顯示:美國社會之「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實有必要;太多中國移民喜歡騎牆舐兩頭,非我族類,永遠不會真心認同西方的文明價值,升到一個層次,須令止步,你自己證明了,種族歧視,你自己拈惹的,不可信任,尤其是當前,這是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