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立夏 小心肝火升宜吃番茄綠豆護肝養心

明日立夏 小心肝火升
宜吃番茄綠豆護肝養心

【本報訊】明日立夏,處於春末夏初之際,又濕又熱,應該注重祛濕抑或消暑?註冊中醫師指出,此時位於廿四節氣的穀雨及立夏之間,易有肝火上升、肝氣鬱結、皮膚過敏、腸胃及心臟等不適,若春天未有好好調養身體,夏天陽氣一盛,病症便容易浮現,建議此時可進食健脾養心的食物,如番茄及綠豆等,有助補肝養心。
記者:伍雅謙

註冊中醫師譚莉英指在春夏交界時,最易出現肝火上升、皮膚過敏、腸胃不適及心臟問題。中醫認為春天是修補肝臟的時機,故春末肝臟已養精蓄銳,容易有肝火上升、肝氣鬱結或肝血不足等情況。最常見是肝火上升,常見於熬夜、長期過勞及煙酒人士等。肝血不足者會有肝氣鬱結,出現抑鬱、翳悶、四肢倦怠及提不起勁等症狀。若有肝火上升症狀,可飲用菊花茶,嚴重者可飲夏枯草清熱。肝血不足可食杞子,能補肝腎及潤腸。

少吃生冷免腸胃不適

春天養肝,夏天則養心。譚指,若春天未有養好氣血,踏入初夏,氣血不足易有心絞痛及心臟病發的情況,故此春夏之際,應以養心及健脾胃為主,讓心、脾及胃有足夠氣血養護心臟。
春天宜吃酸,夏天則吃苦。譚稱酸味入肝,春天吃酸有助提升肝臟功能,但若肝火太盛再進食酸性食物,會令肝氣更旺,容易勞氣及脾氣差,也會加劇敏感症狀,應適量進食酸食調理肝臟。苦味食物入心,適合夏天進食,惟進食過量,太寒涼亦會令脾胃虛弱。
譚建議現時可吃番茄,帶酸、甜及甘味,對肝及脾胃均有得益,紅色食物亦可補心,惟脾胃過於虛寒者應加入薑同煮。夏天消暑常吃的綠豆,帶有少許苦味,同樣可入心,適合現時進食,加入陳皮同煮更有助健脾,但因性質偏寒涼,脾胃虛寒者宜加入薑及米驅寒,至於燥熱人士則可加入昆布及海草同煮,兼有助消除牙肉紅腫及大便出血。
天氣乍暖還寒,時冷時熱又驟晴驟雨,譚提醒需注意防寒,春末多風及潮濕,易出現皮膚痕癢及濕疹等症狀,若常進食濃味食物會令脾胃濕滯,出現腸胃不適。春夏交接腸胃會較敏感,易有腸胃炎,故腸胃功能不佳者,更應注重飲食,避免食生冷食物,以免引起腸道疾病。春天濕度會驟升,惟她提醒,並非所有人都需要祛濕,若沒有濕重症狀,包括頭重、肌肉痠軟、足踝襪痕不易消除、手指水腫無法戴上戒指的情況,便毋須祛濕。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