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被斥為「奈何橋」的港珠澳大橋,動工至今至少奪去9人性命。今年3月29日大橋工作台倒塌,導致2死3傷。有目擊工人踢爆承建商多宗罪,包括為趕工突升高工作台,但未有通知工人停工,加上工作台設計失誤,更沒提供獨立救生繩,釀成悲劇。多個工會和立法會議員批評政府拖延調查,縱容承建商漠視職安健。
工友斥承建商不顧安全
「睇住唔夠3秒已經唔見咗人。」港珠澳大橋工人阿明(化名)說,事發時工人正拆卸臨時工作台,工作台突然倒塌,「(工人)打個觔斗就沉咗落去」,事後他連續兩晚失眠。他質疑工作台設計失誤,每遇風浪就失平衡,大橋趕工也是主因,「肯定係佢(承建商)急」。另一工人也指,按程序當工作台移動時須停工,但事發時涉事工作台突升起,沒收到停工指示。
工黨主席胡穗珊引述事發現場工人指,涉事工作台原安排躉船運走,承建商疑為趕工,未待潮水退卻就讓躉船駛入橋底,便決定升高工作台,疑導致組件移位令工作台失衡,吊纜扯斷,加上承辦商未有提供獨立救生繩,巨大拉力令在旁棚架工作的工人一同墮海。建築地盤職工總會理事長陳八根批評,工作台的吊架設計兒戲,工字鐵與混凝土之間只靠混凝土枋揳住,容易移位,承托力存疑。
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陳錦康直指工作台不合規格,「冇圍欄、冇踏腳板、冇穩固橋板」,指違例罰則太低,令監管失效。立法會議員劉小麗批評,港府招標大型工程以價低者得,漠視承建商的職安責任。另一議員張超雄擔心,未來半年不斷趕工,「工人嘅性命完全唔放在眼內」。
工會促路政署和勞工處深入調查事故,不能偏聽承建商。胡穗珊批評墮海的工作台仍未被撈起搜證,進度太慢。路政署稱獨立調查小組3個月內提交報告,正安排打撈工作台,但沒交代時間。勞工處指仍在調查,不宜透露詳情。
■記者王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