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力催慶回歸,連帶地區團體也大搞相關活動。《蘋果》翻查各區區議會文件,發現逾80項活動以慶回歸為名向區議會申請撥款,金額超過900萬元,大至學校獎勵計劃、小至下午茶,而且大部份均獲批。有民主派區議員慨嘆區議會被建制派把持,難阻以公帑粉飾太平。
包括嘉年華及下午茶
記者翻查18區區議會文件,發現最少83項向區議會申請撥款的活動,在活動名稱中有慶祝回歸的字眼,合共申請946萬元,最少有671萬元已獲批。當中大部份都是申請「社區參與計劃」的地區團體活動,另外亦有部份是區議會推薦申領公民教育委員會撥款的活動。
就活動數目而言,18區中以西貢區最多,有14項涉回歸的活動,比去年同期的2項大增;申請金額最多的則是元朗區,5項活動已申請高達225萬元,不過款項仍有待審批。申請最多的種類是嘉年華、大匯演之類的綜合活動,佔31項;包括粵劇在內的文藝表演亦有18個;另外下午茶、茶敍等飲食活動亦有9項,申請逾10萬元。
與政府認可活動一樣,地區亦有恒常舉辦活動被冠以慶回歸名義,如由觀塘區學校聯會及家長教師會聯會主辦的健康和諧關愛校園獎勵計劃,自2008年起每年在觀塘區舉辦,今年冠名慶祝回歸,獲批公民教育委員會撥款。事實上,公民教育委員會的18區資助計劃,今年將慶回歸20周年列為特別支持的主題之一,令申請團體有誘因將慶回歸元素加入活動;個別地區如黃大仙,亦將慶回歸列為社區參與計劃主題,優先考慮申請。
荃灣區議會在3月底的大會,以僅7分鐘就通過兩項合共超過100萬元撥款,分別用於區內慶祝回歸活動及慶回歸燈飾,會上民主派議員譚凱邦表示會投反對票,一位建制派議員竟要求他離開會議,不要投反對票,最終在主席調停下才投到票。
譚凱邦指大部份區議會都由建制派主導,通過撥款無難度,批評該建制派議員不尊重其權利。譚指香港回歸20年不斷赤化,認為回歸根本不值得慶祝,但區議會在建制派把持下批出大筆公帑慶祝,「對於不滿現狀嘅市民嚟講係浪費」。
■記者林偉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