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晚,點五步的製作團隊舉行了慶功宴,他們亦有邀請創立沙燕少棒隊的關鍵人物出席。
八十年代沙田區專員曾蔭權話當年,那時候基覺小學校長盧光輝提出成立香港首支棒球隊。曾說他決定動用區議會資源資助球隊,有兩個理由。第一是由美國回港當他副手的曾俊華,大力推薦該運動;第二是他看球隊操練後發覺,小球員們的父母不富裕,但會一家大小到球場打氣兼野餐,棒球可以成為上佳的家庭活動。
當年教育工作者有好點子,得到了各方鼎力支持。三十多年後,有年青電影工作者提出把這段光輝往事搬上銀幕,好主意同樣一呼百應。
該片的監製由陳慶嘉和柯星沛分擔,後者兼任電影攝影。晚宴上團隊分別向二人頒贈一張面額八元的支票,這就是他們的合約報酬。
浸會大學的師生亦出了不少力,電影學院的創院教授卓伯棠知道該片需要配樂,便打電話向音樂系系主任潘明倫求助,對方於是組織了大學管弦樂團六十人義務伴奏。陳志發導演當晚亦把電影收益的其中30萬元回饋母校,用作電影學院的獎學金。另外10 萬元則捐助予盧校長,支持他在內地貧窮地區辦學。
不時聽到有人抱怨香港在這二、三十年之間,在許多方面都倒退了。從沙燕到點五步看來,其實香港人的本質是沒有改變。只要有好的主意,自然會有人出手相助。時局天天在變,香港人精神不變。
何安達
mailto:[email protected]
本欄逢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