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府早前計劃在九龍東耗資逾120億元興建單軌列車,被批評成本效益低,電車公司亦建議引入現代化電車取代。在爭議聲中,港府前年再花近1億元,研究在區內引入各種不同環保運輸系統可行性。當局昨公佈最新中期諮詢文件,結果維持原判,否定將電車引入九龍。
土木工程拓展署宣佈,昨展開連接啟德、九龍灣及觀塘的環保連接系統中期諮詢,為期兩個月。諮詢文件指,顧問公司早前就8種交通系統進行研究,認為現代化電車、巴士捷運系統、單軌鐵路及旅客捷運系統,在載客量、效率、可靠及可持續性都合要求。惟進一步詳細技術分析後,認為現代化電車及巴士捷運系統,都與輕鐵問題相似,會佔用較多路面空間,車站位置亦要加設行人過路設施,會影響其他交通。結論認為高架鐵路較可取。
區議員質疑成本效益低
今輪諮詢已預設選用高架鐵路為前題,要求市民在單軌鐵路,及類似東京台場臨海線(百合鷗號)的旅客捷運系統作選擇。諮詢文件承認,高架鐵路成本較高,高架橋下行人路及車路都有機會收窄,但仍為較可取方案。至於具體走線、造價及成本效益等資料,則要留待下一輪研究後交代。
觀塘區議員畢東尼指,3年前當局就單軌列車進行諮詢時,地區人士已表明高架鐵路會嚴重影響對麗晶花園附近民居景觀,亦擔心有噪音問題。公共運輸研究組成員鄭衍祺亦指,高架鐵路成本高效益低的問題未解決,質疑當局早有既定立場「唔係真正諮詢」。
■記者鄭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