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第一次見「坤哥」禤佩坤,是在西營盤一間酒樓,金絲眼鏡,配張英才的髮型。「朋友都話我十年如一日」,坤哥說話陰聲細氣,溫文爾雅,朋友都叫他舞王。這樣的一個人,50年前,偏偏捲進政治鬥爭,坐了年半監。「當年係咪被利用,就由歷史去評價。」他說:「喺左派圈子,你質疑,會成為異類,好辛苦。」昔日人們為理念愛國,今日人們為利益愛國。73歲的坤哥仍是老樣子,是世界變得不再一樣。
漢華中學畢業的坤哥,是60年代典型左校重點培育的理想青年,嚮往共產主義,拍拖要報告、看邵氏電影會擔心受批評。「真係會喺火車站拖地掃地,叫你去東就去東,叫你去西就去西。」近乎宗教狂熱,工資中扣錢為工會建會所、認定西片和電視是毒草,不看也罷。出身愛國學校,畢業後參與愛國工會,坤哥說,這一切順理成章。五兄弟姊妹中唯一讀上高中,他沒想搵份好工,只願由低做起,因為「要為人民服務」。
斥為保愛國牌坊說假話
1967年,抗爭浪潮席捲,港英頒佈緊急法令,時年22歲的他,謂已作「為國家民族犧牲性命前途的準備」。響應上街,在當時的三角碼頭聚集聽廣播,有人掟玻璃樽,警察落車捉人。「認罪會輕判,但嗰時嘅氛圍,一定唔會,唔係成世抬唔起頭做人。」期待北京「解放香港」,不認罪,被判入獄20個月。坤哥記得,國慶日,戰友相約對着氣窗唱紅歌,困苦但鬥志高昂,直至1969年出獄,時日過去,知悉更多細節,面對殘酷現實,反思的結果是失望。
留了案底,求職碰壁,他說是意料之中,最難受是市民都痛恨左仔「搞亂香港」,親朋戚友指指點點。「媽媽開始精神出現問題,成日覺得有人跟蹤。」病情時好時壞,死時才不過60。致命一擊,是六四屠城。「解放軍不是愛人民嗎?」有昔日戰友為保住愛國牌坊,蒙上眼說假話,美夢破碎,應驗了牟宗三說40歲還相信社會主義是無見識。
「以前窮得有骨氣,𠵱家只剩一班為利益凝聚的所謂愛國人士。」淡出左派陣營,他直言只因不想說違心的說話表忠貞。「是其是,非其非,做得唔啱要批評,先係真正的愛國」。昔日的雞蛋,變了今日的高牆。「我幾明白𠵱家年輕人嘅心情,講嘅冇人聽,永遠高高在上,久而久之,點會唔憤怒?」
■記者呂麗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