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籽】旅遊刊物+商品 日本永續設計買咗用一世

【旅遊籽】旅遊刊物+商品 日本永續設計買咗用一世

【旅遊籽:浪迹遊蹤】
當潮流興速食,大量生產以圖薄利多銷,間接促成過度及無謂的消費。日本「D&DEPARTMENT PROJECT」反其道而行,主張long life design(永續設計),將二手好物翻新重售,扭轉它們被送往堆填區的命運。

「D&DEPARTMENT PROJECT」於2000年由設計師長岡賢明創辦,他列出10項永續設計的條件,當中完善的修理配套、合理價格和製作者理念為首要,外在美感只被視為最後的考量。重新定義設計的標準,其實是緣於一次長岡先生逛二手店,發現很多設計精美但價格奇低的貨物。他不禁反思,物質主義下的過剩設計,反而貶低其價值,逐決定以回收取代敲度新設計。以手工、耐用角度挑選回收物,舖頭亦長設維修部,備有完善的售後服務,強調商品損耗後應當送修而非棄置。
9年後,長岡先生將永續概念延伸至書刊,推出《d design travel》刊物,讓旅遊結合設計,遊走日本47個都道府縣。最近,觀塘「HOW Cafe」舉辦期間限定的聯乘展,展出《d design travel》刊物及「D&DEPARTMENT」商品。企業部負責人大道剛特意來香港巡視及交流,「對物件的關顧是一輩子的故事,書本亦然。縱然書刊一開始可以有無限個複本,但當我帶專屬的一本去遊歷,旅途中可能會弄髒,掀頁的時候或會留下摺痕,這些不能磨滅的痕迹記錄了獨一無二的回憶。」

「D&DEPARTMENT」企業部負責人大道剛特意由日本來港巡視及交流,與「HOW Cafe」的聯盛展覽。

《d》揀選花樣或圖案做封面,富代表性。

「HOW Cafe」環境恬靜舒適。

和紙製成的花瓶簡約輕巧。

旅遊遇上好設計 打包展覽

《d design travel》與街外的旅遊書大相徑庭,沒有超載的資訊,內容以人為本。傳統的旅遊書編採離不開「到訪幾日,密集式訪問,然後回辦公室寫稿」的流水作業。《d》編輯一留便是兩個多月,跟當地人相處,建立關係,從他們口中得知推介的心水,再精闢24個地點。大道剛指,包羅太多的資訊,只會教人眼花撩亂,所以他們貴在精準。
記者同時發覺《d》並不「觀光」,相片平實自然。大道先生說:「照片是編輯用數碼相機,甚至手機拍攝。我們不需用單鏡反光機,拍得像廣告般美輪美奐,反而想呈現最真實的一面。」採訪過程中,他們向店家借來代表性的物件,帶回東京澀谷展覽,突破平面的界限。在設計酒店借枕頭、木屐,參觀時恍如走入場景;由麵家借來筲箕、鎮店的牌匾,老店的歷史與味道瀰漫在空氣中,文字盛載不到就由設計填滿。
面對互聯網的洪流,《d》卻堅持出版實體書。「數碼化固然方便,上網搜尋有無窮無盡的資訊,但少了份親身體驗與感受。」書本能像漣漪般製造更多的經歷,當讀者攜同《d》去書中介紹的店家,便能輕易與老闆打開話匣子。之後推薦給朋友,把書轉贈,旅途遺下的摺角或筆記,遠比轉發電子網址來得窩心。
現時《d》已刊載至第21期,繼續以每年出版3本的節奏,還有9年多才能覆蓋日本所有縣市。雖然有計劃擴至其他國家,但大道先生仍冀望先把日本做好,「因為《d design travel》,驟覺自己不夠了解日本。」譁眾吸睛的旅遊資訊,與消費的快感,同樣一瞬即逝,現代人,談永遠,論物件的一生。購物之前,不妨停一停,想清楚。

永續設計重視耐用和持續性,外在美感相對次要。

採訪過程中,編輯們會順道搜羅符合永續設計條件的物品。

「D&DEPARTMENT」創辦人長岡賢明將設計拓展至旅遊層面。

《d design travel》 × HOW期間限定展

日期:即日起至5月20日
時間:星期一至六12nn-10pm、星期日12nn-6pm
地點:觀塘巧明街99號巧明工業大廈AB座3樓HOW Cafe

展覽突破平面的紙本限制,用食店廚具、酒店用品等去呈現旅遊的現場感。

記者:陳海利
攝影:徐振國
編輯:蕭家慧
美術:黃創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