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輪碼頭 - 左丁山

郵輪碼頭 - 左丁山

啟德郵輪碼頭平時靜如鬼域,人流極少,一個72億元的政府項目,竟淪落到如此地步,令人感嘆之至。香港雖說有豐厚財政盈餘,但72億元如此這般沉降於維多利亞海港,難道政府高官仍然覺得事不關己?
審計署周年報告痛批啟德郵輪碼頭的經濟效益遠遜預期,去年在旺季,注意是旺季,使用率僅得32%,人均消費不足3000元,碼頭內大批舖位長期丟空,升降機兩年內故障17次,自動電梯故障如家常便飯,對外交通極差,屋頂滲水等等,立法會石禮謙議員負責跟進審計署報告,不知他老人家會否讀報告讀到笑出眼淚。
郵輪碼頭純由政府出資、規劃、興建,今天的失敗,全由政府負擔責任。翻查歷史,特區政府在2005年公開邀請商界提供意見,在啟德以外,有甚麼其他可行地點可以興建一個郵輪碼頭。政府接獲6份建議,無一份得到政府接納,政府決定啟德是唯一適宜興建郵輪碼頭的地點,於是經過投標前諮詢後,於2007年11月9日招標,以尖沙嘴水警總部的方式賣地,中標公司擁有地段50年,全權全資設計及經營郵輪碼頭;2008年3月截標,政府宣佈無一入標公司符合招標要求,決定自行投資、策劃、設計、興建,2009年12月動工,2013年6月完工,我們於是見到今天的郵輪碼頭,但絕大部份市民不知如何前往。三年前一個星期日左丁山與家人駕車前往九龍城,一時興起,欲駕車往郵輪碼頭,但無法找到進口通道,情急之下打電話給旅遊業議會主席胡兆英求救,胡主席也不清楚路向,找他的司機與左丁山通電,指點在觀塘碼頭迴旋處轉往西行……於是卒之到達停車場,到商場一望,空空如也,甚麼也看不到,於是敗興而返。時光回到2007/08年,一位朋友應海外賭場/娛樂/旅遊公司之邀,作公關顧問,預備投標。團隊經一番研究之後,認為啟德郵輪碼頭所在地的對外交通差,不理想,平時一定難以經營,於是在計劃書中加入大量商業元素,把碼頭當作大型商場(如海運碼頭)設計,加上獨立酒店項目,還有其他對外交通安排,好像如快速小輪過中環等等,左丁山也不記得清楚了。朋友問左丁山意見,左丁山云:「慎防別人標籤你們搞地產項目,不是郵輪碼頭。」朋友云:「沒商業項目成份,郵輪碼頭一定蝕死。」他說得很對,但截標後,政府大概認為所有標書都是商業成份太重,一一拒絕,招標變成流標,然後聰明的官員決定由政府投資興建,結果便是今天的大頭佛,不知如何收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