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地產代理界雙雄鼎立,資源有限的細行更難發圍。大學導師陳俊龍(Eddie)早年決定放下教鞭,創立房地產社交平台「屋訊」(MewMe),助細行突圍而出,兼大玩VR(虛擬實境)睇樓。該平台的網站及App去年5月正式上架,暫未見盈利。
自稱是一個「Tech佬」的Eddie,2010年起在香港科技大學電子計算及工程學系任導師,至2013年,其友人找他幫忙為地產代理公司成立網站,Eddie發現地產代理行業的資訊科技應用似停滯30年,不少細行連公司網站及email都沒有,有電腦甚至仍用八十年代的產物如磁碟作業系統(DOS)。
他向友人提議合作建立一個房地產社交平台,提供B2B方案,協助細行運用創新科技管理公司。「冇諗過會成功,只係想話試吓囉……點知試吓試吓就變咗做自己條主線。」
望做「馬雲2.0」
棄教鞭去創業,故事熟口熟面。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曾是一名中學教師,執掌地產代理王國的施永青亦是教師出身。Eddie稱,相比「施永青2.0」,更想做「馬雲2.0」,自己創業心態亦有受馬雲影響,目標要做「地產界嘅LinkedIn」,希望有朝一日上市。
前後用了兩年時間策劃及準備,2015年Eddie獲友人投資約240萬元,並成功申請創新及科技署資助的企業支援計劃(ESS),取得合共約500萬資金後,才真正開始創業。Eddie最初與同事5人要逼在一間70呎科大的教授房工作,「夏天熱到抽筋」,地方淺窄又難以吸引好的IT人才,待進駐科學園後,情況才改善。
Eddie指,「屋訊」並非一般地產資訊平台,而是社交平台,地產經紀如用LinkedIn及facebook一樣,可建立個人專頁予人瀏覽及追蹤,並設有即時通訊功能。除一般樓盤搜索等功能外,另提供B2B方案,讓地產代理行、經紀利用雲端應用管理樓宇物業資料、用大數據分析樓市升跌等。
「屋訊」現時已有93間地產代理公司加入,主要收入來自提供B2B方案,每月向註冊地產經紀收取10美元(約78港元),地產代理行收取30美元(約230港元)。
Eddie預計,全港持牌地產經紀有約4萬個,如約有4,000個經紀使用平台,即可做到收支平衡。
記者:曾木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