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三母女同患不治之症,黃女士去年黯然面對大女芷晴離世的傷痛後,幼女曉晴和自己的病情也逐步轉差;曉晴雖然暫獲港大醫學院的試驗計劃資助,可免費服用新一代標靶藥,不過兩年之期快將屆滿,黃女士坦言不能負擔每月兩萬元標靶藥費,或要與自己一樣服舊一代藥物。
25歲的曉晴,腦部、心臟、腎臟都長有大大小小的腫瘤,並因病而有中度智障,只能用簡單言語表達自己。黃女士稱,曉晴與家姐芷晴關係很好,去年家姐離世後,黃女士怕曉晴情緒波動,只說「家姐去咗天父度」,曉晴聞言反問「咁耶穌會唔會煮飯畀佢食㗎?」
母為慳錢將藥量減半
黃女士說,曉晴年多前參與港大醫學院的試驗計劃,免費服用新一代標靶藥,兩年之期將屆滿,她再為藥物問題擔心不已,「因為我冇可能畀到每月萬九蚊藥費」。她透露,自己病情亦轉差,腎臟腫瘤直徑增一倍至7厘米,但慳得就慳,她把應服藥量減半,「食齊要畀3,000(元),𠵱家畀1,500(元)」,直言是「就住醫」。
結節性硬化症源於基因變異,體內蛋白質成份mTOR失去抑制細胞生長功能,細胞過度增生形成腫瘤。大部份患者腦部首先長出腫瘤,引致抽搐甚至短暫失去意識,心肺肝腎等也有可能長出腫瘤,當腫瘤爆開有性命之虞。此病暫無藥根治,即使最新標靶藥mTOR抑制劑也只能抑制細胞,不能消滅腫瘤。
■記者于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