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堪網購衝擊 銀泰私有化退市

不堪網購衝擊 銀泰私有化退市

【本報訊】電商、網購衝擊實體零售店無遠弗屆,在鞋王百麗(1880)之前,阿里巴巴旗下的銀泰(1833)亦於今年一月以轉型為由私有化退市,每股作價10元,較其停牌前溢價42%,涉資198億元。
事實上,內地零售業競爭激烈、受網購衝擊,百貨公司人流急劇減少,像百麗等擁有多元化品牌,通常於百貨內開設多個專櫃,更變相白交租,生意難做,進而循環影響百貨業分成、租金收入等,實屬唇亡齒寒。
銀泰多年來一直積極轉型,更引入阿里巴巴做股東,惟及至今年一月份,公司突披露獲阿里巴巴及創辦人沈國軍以每股10元作全面收購,全因零售業轉型環境下,阿里、沈國軍等要與銀泰更深入合作、探索新發展機遘及實施一系列長期發展策略,但轉型計劃可能影響其短期發展勢頭,導致其與投資者就股價產生意見分歧,故私有化以避免公開上市身份相關的市場預期及股價波動的壓力。在私有化消息公佈後,銀泰翌日開市股價即由前收市價7.03元升至9.54元。
然而,今次百麗私有化僅6.3元,雖溢價近2成,惟只較招股價微高0.1元,富昌證劵研究部總監譚朗蔚認為,百麗情況有別於阿里當時溢價超過四成二的情況,因鞋類行業,以致百麗表現均「麻麻」,行業前景一般,故要約人無需抬價私有化。
他指,百麗將於下周二(2日)復牌,但投資者不宜高追,因股份本身條件、增長有限及不會再調整作價,相信「開市時股價已反映七七八八」,高追易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