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胡森大力批評的奧運馬房由馬會負責設計及建造,2008年落成,造價高達12億元。該位置原屬香港體育學院用地,當年為配合香港協辦北京奧運馬術賽事,政府宣佈烏溪沙青年新村改成臨時體院,惹來本地不少精英運動員不滿,包括奧運金牌得主李麗珊亦曾提出反對意見,又穿黑衣抗議搬遷。最終奧運完結後,馬會獲政府批准繼續管理有關場地,用作馬房及訓練場。
奧運馬房位於沙田馬場西南面,佔地約4.76公頃,內有4座馬房,馬格有24小時保安系統、馬匹專用的按摩池及供馬匹娛樂的滾沙池。馬會發言人曾經向傳媒表示對設計相當有信心,形容奧運馬房屬「世界第一流」及「馬匹的六星級酒店」。
練馬師指搬倉自招麻煩
奧運後,馬會獲准繼續使用馬房,有業界人士曾稱可解決沙田舊馬房地方不足的問題,而搬到奧運馬房的練馬師霍利時亦曾經讚賞馬房環境不錯,但亦有外籍練馬師向傳媒大力批評奧運馬房,並取笑胡森、鄭俊偉、霍利時及孫達志決定搬倉的決定「自招麻煩」,或影響馬房運作及賽事成績。
■記者蘇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