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讓子女學跳舞,許多家長第一時間都會想起芭蕾,愛爾蘭舞?聽都未聽過。愛爾蘭舞是一種源自於愛爾蘭的民俗舞蹈,以舞鞋分類的話,可分為硬鞋舞和軟鞋舞,在香港不算流行,至少真正了解其風貌的人不多。
在剛過去的周末(4月21至23日),有7個13至17歲的女孩遠赴愛爾蘭,代表香港出戰由WIDA (World Irish Dance Association) 舉辦的World and International Championships,今年比賽分為世界錦標賽和晉級分齡賽。今年已是她們第五年參賽,以往成績都相當輝煌,曾於2015年在個人組別奪得2個世界冠軍;2016年在個人組別奪得2個世界冠軍及2個歐洲冠軍。今年她們奪得三個團體獎項,其中14歲的Farhana Greene在世界錦標賽的十五歲以下組別更奪得世界第三。舉行日期碰着學生考試的季節,能抽空參賽的學員比往年少,只有7個,不過成績一樣令人鼓舞。
儘管她們在愛爾蘭舞的世界錦標賽中屢獲佳績,在香港,不論她們的成就,抑或這個舞蹈,都無人問津。學員的同學朋友不明白她們每天為了甚麼拼了命似的練習, Annie說:「放學時同學會問我去哪裏,我回答去跳舞,他們會說甚麼來的,可以吃的嗎?」即使身邊的同學得悉她們奪獎,也不覺得有什麼大不了,但Annie和Farhana都沒有洩氣,Annie說:「視乎你告訴誰,不熟悉的人自然不以為然,但身邊的好朋友絕對會替你開心和興奮。」
除了別人的白眼,她們要面對更實際的問題。對舞者來說,有一個適當的場地練習何其重要,卻也是這班愛爾蘭舞學員實踐夢想的一大障礙。導師Catriona Newcombe說:「我們要帶着地墊到不同的地方練習,當我初來香港,找過許多的工作室作練習場地都被拒絕,因為他們擔心我們練習時硬鞋會刮花地板。」畢竟愛爾蘭舞不是一項主流運動,學校難以獲得政府的資助,要讓愛爾蘭舞在香港普及,她說:「在香港宣傳愛爾蘭舞的唯一辦法就是依靠表演。」
當女兒如此投入與熱愛愛爾蘭舞,作為父母能做的就是無限量支持。學員Aoife小時候在美國的學校看過一個愛爾蘭舞舞蹈員的表演後愛上了這個運動,嚷着要學但當時父母負擔不起。後來來到香港,Aoife繼續堅持要學,於是在這裏開展了這個夢。Aoife媽媽Celine一邊為女兒的舞裙裝飾,一邊笑說:「如果八年前你叫我做這個,沒可能啊!」縫紉、針線、粘貼……通通都是為了支持女兒而學會的技巧。無他,一切為了看到女兒站在舞台上邁開那個滿足的笑容。
堅持自己的夢想不簡單,堅持一個無人問津的夢想更不簡單,而這份堅持源於那股熱情。Annie說:「無論朋友怎樣想,自己的想法是自己的想法,別人不會干預到,所以即使他們不喜歡愛爾蘭舞,我也會繼續跳。」
記者:鄧天蔚
攝影:徐振國
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
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難得生性暴龍哥創科眾籌夢,遭隱世肥報販秒殺! https://goo.gl/hnEB7D
「蘋果VR」App
App store下載: https://goo.gl/0kW2cK
Google Play下載: https://goo.gl/4K7EH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