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批地 慈善機構搞酒店牟利循道衛理涉3年收7,000萬

政府批地 慈善機構搞酒店牟利
循道衛理涉3年收7,000萬

【本報訊】審計報告指,政府曾將14幅地以免地價或優惠地價批予多間慈善機構,並准許用作宿舍用途。但由於地契中未有界定何謂「宿舍」及「酒店」,有機構涉將宿舍用地當成酒店或服務式住宅,以商業形式營運。本報發現報告羅列的不記名個案中,部份資料與循道衛理的灣仔遨舍衛蘭軒(OZO WESLEY)相符,該處以酒店營運逾25年,每年估計賺取逾千萬元收入。
記者:梁御和

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旗下的遨舍衛蘭軒,自運作以來外判其他公司經營酒店。夏家朗攝

報告指,14幅批予慈善機構的用地,其中3幅的地契中未有列明任何限制;至於其餘11份中,部份指明准許作宿舍用途。該署發現,其中9幅地現時正以民政署發出的酒店牌照營運,餘下兩幅現時為服務式住宅,以月租形式予公眾租用,並有迹象顯示11個案均以商業形式作營運。

明愛白英奇賓館現時仍作酒店用途。
資料圖片

地址與遨舍衛蘭軒相符

一般用作酒店的土地,須補地價數以百萬、甚至逾億元不等;惟上述用地均以免地價或優惠地價批出。按過往土地政策,地契上必須加入管制條款,限制營運機構不得藉項目分派利潤,並須定期向地政署提交賬目。不過,11份地契中,只有1份有加入不得分派利潤的條款;另只有4份規定機構須提交賬目,惟涉事機構未有按規定定時提交賬目。
審計署不記名引述其中一個個案,指有關用地列明作宿舍設施,並限制機構不得分派利潤,惟宿舍自1991年運作以來,一直被慈善機構委聘第三方經營者作酒店營運,也沒提交賬目;至2013年,地政署才因接獲投訴,向該機構索取賬目。審計署調查發現,該酒店經營者在2013至2015年將7,000萬元交予慈善機構。
記者核對個案內容,發現部份資料與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旗下的灣仔遨舍衛蘭軒相符。該處早在90年代作酒店經營,現時仍可透過多個酒店預訂網站訂房,每晚房價由810至1,575元不等,與同區的3、4星酒店相若。本報就事件向該會查詢,至截稿未獲回覆。翻查2014年《明報》報道,循道衛理聯合教會涉將遨舍衛蘭軒外判予泰國營辦商ONYX集團,並以「牌照費用」形式,將盈利撥回予循道衛理;單是2013年,該會因此獲取近1,600萬元收入。
審計署引述另外兩個不記名個案,地契同樣限制作宿舍用途。其中一個在2014年被地政總署發現以「賓館」名義作酒店經營,而且未獲社署批准,故連續發出6封警告信。涉事機構後來聲稱已終止營運,並將賓館名稱改為宿舍,惟審計署去年12月實地視察,發現該處改為服務式住宅經營。另一個案同樣涉以酒店經營逾20年,地政署回覆審計署指,或考慮執行契約條款。
上述兩個案的背景資料,與香港明愛轄下的「明愛太子宿舍」及「明愛白英奇賓館」相符。明愛太子宿舍前身為「明愛賓館」,現已改為「明愛太子宿舍」。宿舍現時向學生、本地人及海外人士出租,月租1.3萬元起;至於明愛白英奇賓館現時仍作酒店經營,每晚房價由640至1,648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