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派4名議員為回應政府主張要為社區「創造容量」嘅「香港2030+」策略,日前就兵分三路,真人實測唔同返工交通方法利弊,希望喺盲目移山填海以外,搵到為香港路面「創造容量」嘅方法。公民黨飛機師譚文豪戴上有拍攝功能的頭盔,測試早上7點由太古城搭港鐵返立法會要幾耐,最終包埋步行全程要31分鐘,8點繁忙時間就要成35分鐘先達。
「專業議政」郭榮鏗就同姚松炎拍住上,由太古城踩單車返立法會,發覺朝早時段路面算暢順,可惜香港馬路未有單車綫,所以踩車時特別小心,全程用咗50分鐘。至於公民黨AY楊岳橋就最嘆,示範揸私家車由太古城返立法會,發現7點開車要用21分鐘,8點開車就要用32分鐘。
雖然揸私家車最舒服,但班議員計過,原來每月要用成6,530元,比起港鐵335元,同唔使錢嘅單車,真係差好遠。難怪郭榮鏗試完都話日後會少啲揸車,好天時會多踩單車同搭港鐵返立法會。
呢段片最終擺上facebook 5小時,已有近7萬人睇過,仲有超過2,000個like,都算幾受網民歡迎。
譚文豪戴頭盔俾人笑
有份參與拍片嘅AY就同八方透露,套片希望講出踩單車慳錢又健康,係相當唔錯嘅返工方式,可惜香港城市規劃冇預單車,希望今次可以啟發大家有唔同嘅交通選項。
AY又話,譚文豪要長時間戴頭盔拍攝,惹來唔少乘客笑聲,佢自己揸車,係因為自己踩單車唔太叻,郭榮鏗同姚松炎就係單車愛好者喎。
李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