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控范智廉臨別贈言主攻亞洲不變「董事會充份體現亞洲聲音」

滙控范智廉臨別贈言
主攻亞洲不變「董事會充份體現亞洲聲音」

【本報訊】滙控(005)去年初決定總部留英不遷港,熟悉區內事務的行政總裁歐智華明年將退休,亞洲區舵手亦不再獲委任執董晉身董事會,亞洲聲音在董事會內是否減弱?主席范智廉說,樂見董事會有更多亞洲精英代表,「未來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但強調目前董事會組成,完全不減損以亞洲為營商腹地的戰略,「充份體現亞洲聲音及各主要市場發展需要」。
記者:劉美儀

在9月退休的范智廉謂,滙控董事會是監察全局的董事會架構,身兼集團常務總監的滙豐銀行副主席兼行政總裁王冬勝,統管區內拓展,雖不置身滙控董事會,但對方在集團常務總監委員會內發揮重要影響;滙控候任主席杜嘉祺亦熟悉亞洲市場,未來五年亞洲仍是集團投放資本佔比最大的地區。

滙控主席范智廉將於9月退休。 李潤芳攝

無意重新討論遷總部

去年度經調整後亞洲區稅前盈利,對集團貢獻佔比達73.6%。滙控昔日大班如浦偉士、龐約翰及葛霖等,均曾在港工作,滙豐主席及行政總裁以往亦擔任滙控執董。現時滙控董事會內,查史美倫及利蘊蓮兩位女性獨董來自亞洲,另一獨董、星展集團前副主席兼行政總裁戴國良,雖為美籍,但在亞洲長期工作,經驗豐富。
去年初,滙控決定總部留守英國。范智廉說,除非有巨大突變,否則不會重新討論,他拒絕揣測英國最終若「硬脫歐」會否複檢,只謂「我們現時無意重啟」。
范智廉任主席期間,滙控股價從2011年2月收報91.75元高位,最低跌至去年4月的45.8元,曾插水逾五成,去年8月宣佈回購,股價才升逾60元。目前股價是否未反映加息等正面因素?他指一向信奉市場,若未反映股價預期,「一係市場唔信你的策略,一係市場信但認為無法執行。」利率環境及政策變動帶來增長機遇,惟地緣政治風險及板塊不明朗,則存隱憂。

料集團已近黑暗盡頭

杜嘉祺是滙控首位非執行主席,范智廉寄語,「任何人加入像滙控這麼龐大及市場眾多的國際銀行,都需時觀察、聆聽及洽商,停一停,先感受滙控脈膊的跳動。」他深信,集團已是一個比七年前更強壯的平台,已接近穿越黑暗隧道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