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早前閱兵時首次展出中程潛射彈道導彈「北極星1型」,有專家認為導彈有可能以玻璃纖維強化塑膠製作,或能反映北韓導彈技術有進步,離研發出可抵達美國的洲際導彈又近一步。
疑用玻璃纖維強化塑膠
美國明德大學專家杜斯曼(Michael Duitsman)分析了「北極星1型」的相片,認為彈身似乎以玻璃纖維強化塑膠包裹。該款塑膠輕巧且能抵受火箭引擎發出的高溫,密度比例高鋁十倍。
杜斯曼指導彈推動器越輕,則火箭燃料需求越少,載重越多,射程亦越遠,又指美國和蘇聯以往研發洲際彈道導彈時經歷如此突破,換言之若確認北韓有技術製作這物料,當地目前的導彈技術可能遠超專家想像。但他認為閱兵在於展示仍處於研發階段的武器,未必等於物料已投入運作,且導彈發射和轉彎技術開發需時,北韓要發射可抵達美國的導彈,估計仍需至少兩至三年。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