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洪水橋須滅村 議員轟不公

發展洪水橋須滅村 議員轟不公

【本報訊】政府計劃發展洪水橋新發展區,不過規劃方案被質疑不公義。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指,當局最終方案選擇向綠化帶及非原居民開刀,不惜開闢綠化帶,安置棕地經營者,又逼遷區內全數非原居民村落。他促港府取消區內棕地原址換地發展資格,並由政府收回全數棕地,重訂棕土政策發展。

倡公屋比例增至六成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今日將討論洪水橋發展區議程,郭家麒昨與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姚松炎,率先表達對發展區的關注。郭批評,政府未有採納先棕後綠的發展方向,質疑廈村附近部份棕地地段,獲政府劃為鄉村式發展用途不公平。他說,在棕地上經營的鄉紳,不單可獲收地賠償,事後又可繼續在相關地點興建丁屋,要求當局將地皮改為興建公營房屋用途,並要求當局將發展區的公私營房屋比例,由各佔一半增至公屋佔六成。
姚松炎指只要改變政府設施用地發展參數,足以令區內所有非原居民村得以保留,難以理解政府執意滅村。他又分析洪水橋區內棕地作業者資料,估計目前佔用近203公頃的棕地經營者,只需透過多層式大廈及整合,只需83公頃土地已足以維持經營,亦未必需要開闢綠化帶。
郭家麒也促當局,收回發展區內所有棕地,並經政府規劃重新分配,以公平公正的方式出租。同時,當局應及早交代多層式大廈安置棕地行業方案,並應考慮由政府出資或以招標方式興建大廈,避免大財團壟斷。
■記者鄭啟源

郭家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