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候選人大混戰 首輪結果今揭盅 法總統選舉非左右對陣 全球化成新分界線

11候選人大混戰 首輪結果今揭盅 
法總統選舉非左右對陣 全球化成新分界線

【法國大選】
法國總統選舉(圖)首輪投票昨天在嚴密保安下舉行,初步結果今日揭盅。這次選舉誰勝誰負,被認定是幾十年來最難料的一次,可以確定的是,法國傳統的左右兩派政黨對陣格局將不再,全球化成為新的分界線。比利時傳媒指至中午,票站調查顯示中間派馬克龍和極右馬琳勒龐得票率分別以24%和22%領先。

首輪投票共有11名候選人角逐,政治光譜從極左翼覆蓋到極右翼,選前民調顯示11人當中,有4個支持度在前列,俱為20%上下,爭持異常激烈之外,更矚目的是,四人分別來自中間派、極右、極左和中間偏右,百花齊放,選民「口味」廣泛。

傳統政黨末路 社會黨或破產

不過巴黎一名女選民像民調所指至少1/4選民那樣,去到票站仍未拿定主意,說「我不信任何人,還未找到一個可以做到事的候選人」。截至昨傍晚5時投票率為69.4%,跟五年前上次大選最終有近八成高投票率的同時段略低,分析指低投票率或有利支持者較熱心的極右「國民陣線」候選人馬琳勒龐。
本來選民大多是支持既有意識形態的政黨,也就是左派或右派。所以過去幾十年,法國政壇是左右兩派的天下,左右輪流執政,也有過少數左右共治情況。
但近年法國經濟情況欠佳,失業率居高不下,又多次遭遇恐襲事件,民眾對建制的不滿和失望日增,渴望改變的情緒高漲。民意調查機構Kantar Public主任勒塞爾夫形容:「公眾不信任政客的程度從未如此強。」這種不信任,令許多選民離棄傳統政客,而尋找一些他們覺得更有原則更可信的人選。
隨着社會兩極化情況日益嚴重,傳統的左與右派系分野崩潰;取而代之,全球化成為了新的分界線:極左的梅朗雄和極右的馬琳勒龐都反對全球化,而中間派馬克龍,則打起親商加親歐洲加支持社福的新奇政綱組合,得以於選前民調中佔優。
巴黎政治學院的政治研究所的佩里諾認為,今次選舉是傳統政黨踏上末路的開始,而領導左派超過一個世紀的社會黨,可能首當其衝:假如左派選民把選票都投給梅朗雄,令到在選前民調四強不入的社會黨哈莫無法取得5%選票,按選舉法他沒資格報銷競選經費,社會黨「失去目標和地位」,更勢將破產。佩里諾說:「現在法國已沒有右派或左派……馬克龍是新力量。」今次選舉不尋常,還在於法國仍處於恐襲後全國緊急狀態中,因此4,700萬名選民昨天是在5.7萬軍警的保護下投票。

旅美選民︰不想選出「特朗普」

此外,由於時差關係,法國在南太平洋與加勒比海及拉美地區各領地,提早在前日舉行投票,海外僑民亦到所在國家或地區、包括香港和澳門的使領館提前投票,但外交部指馬琳勒龐由於遲交海報,未能及時送到海外票站張貼。法國海外選民人數不到100萬,其中在美國華盛頓,冒雨到法國大使館投票的貢捷說:「我們可不想法國選出一個特朗普來。」
法國本土的投票在香港時間今日清晨2時結束。在沒有候選人取得過半數得票下,得票最多的兩人將在下月7日第二輪選舉中決一高下。
美國《紐約時報》/英國《衞報》/法新社

【話你知】法國大選兩大熱門 政壇男神vs女版特朗普: http://bit.ly/2ohuu5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