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共年金明年中出爐,不過分銷勢遇困難。雖然正在申請長期業務牌照的按揭證券公司(下稱按證),提到往後可經銀行銷售公共年金,但法例所限銀行只能代理兩間保險公司產品,市面最少8間銀行已經滿額,有業內人士估計或需另覓渠道,如尋找經紀行代銷售。
按證總裁李令翔早前指出,年金屬長期業務保險產品,故須向保監處申請長期業務牌照,其後安排銀行分銷。不過根據《保險代理管理守則》第21條訂明,保險代理不能代表超過兩間長期業務保險公司,銀行作為保險代理,亦須遵守有關規定。
據本報統計,本港至少6間銀行代表了兩間長期業務保險公司,不能再為其他保險公司分銷產品。雖然滙豐、恒生、渣打等大型銀行各尚有一個餘額,但分析指由於銀行分行、網上渠道眾多,銷售效率高,故保險公司要求銀行分銷保險產品前,或須付出巨額資金或提供商業誘因。若銀行將餘下額度予按證分銷產品,除影響本身合作方的年金業務,亦會損失大生意。
有主責銀保渠道的銀行家表示,政府可趁保監處過度獨立保監局期間,修例將代理人額度增加。保監處發言人回應修例可能性時指出,不時檢討有關政策及監管要求。
恐增前線職員銷售負擔
有分析指出,銀行可因應公共年金的福利性質,要求已簽署獨家銷售協議的保險公司酌情處理,讓銀行銷售公共年金。但難題是按證曾提及公共年金是以商業形式運作,以福利性質為理由並不現實;即使銀行願意銷售,前線職員目前已有諸多產品兼顧,未必有心力再銷售。據保監處去年數據顯示,銀行是最重要的保險產品銷售渠道,佔所有保費收入比例41%。
至於按證能否建立自家團隊銷售年金,有保險業人士指,代理渠道成本高,將令年金牽涉不少行政費,反而可以選擇透過經紀渠道增加銷售點。上海商業銀行產品拓展處總監陳志偉稱,公共年金填補了長者理財缺口,但在分銷上有實際問題待解決。
按證發言人指,終身年金計劃細節仍須獨立顧問驗證和核實,銷售安排待與監管當局討論。中銀表示將待公共年金銷售安排公佈後,積極研究有關項目。恒生稱,現時該行有銷售恒生保險的人壽及年金計劃,會不時就各項市場發展作研究。
記者:周家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