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京官嘴臉沒有最難看只有更難看 - 盧峯

蘋論︰
京官嘴臉沒有最難看只有更難看 - 盧峯

京官的嘴臉真是難看得很。單是近幾天各級內地官員就一再對香港事務指指點點,又教訓港人要識趣識做,不要不識抬舉。那位人大法工委副主任張榮順說,一地兩檢是香港融入中國高鐵網的前提,還說內地口岸部門為香港旅客提供方便而要付出更多成本。當然還有港澳辦副主任馮巍,他說一國兩制實踐過程不平坦,例如法律界對人大釋法非常抗拒,並因此組織三次黑衣遊行;他認為需要長時間才能令法律界對釋法心悅誠服。馮巍的言論顯然是說香港法律界不識抬舉,不接受釋法,必須進行長期教育及整頓。還有那位從北京調到香港的北京護法王振民,他完全罔顧市民對政改的訴求,公開表明未來五年不適合重啟政改,一派他說了算的姿態。
單單這三位京官,單單在一個周末,香港多項自治範圍內的事務包括西九高鐵站的管理、邊境政策、法律觀念及法律界的行動、政治發展都被月旦得體無完膚,彷彿香港出現甚麼重大錯誤甚至一無是處。他們肆意指點的姿態教人不禁要問,他們還把聯合聲明、基本法等憲制性文件放在眼內嗎?他們還尊重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政策嗎?

一地兩檢模糊中港分界

只要稍為想一想就明白京官們的批評不但無理,更是嚴重違反一國兩制及基本法。張榮順說,西九一地兩檢是香港納入高鐵網的基礎。可對香港的高度自治,對香港市民來說,中港交通基建聯通的關鍵在於有沒有弱化香港對邊界、司法管轄區的管理權,在於有沒有沖淡中港之間的邊界,和有沒有減弱兩制的分界。一旦未來高鐵的邊檢安排容讓內地執法人員在香港司法管轄區執法,容許他們在香港境內執行內地法律,那等於在中港邊界打穿一個大洞,等同模糊了中港之間的分界,並且很容易令香港被視為另一個中國城市,失去本身的獨立地位。這樣的轉變怎能不關注,怎能不反對。京官如張榮順憑甚麼說三道四。
法律界對釋法的疑慮更是合情合理,更是捍衞基本法立法原意的表現。不善忘的人都會記得,當年中英談判香港前途問題的時候,港人治港當然是解決問題穩住港人憂慮的重要支柱,基本法草委會副主任安子介先生提出的「港法治港」概念只怕更關鍵。當時不管北京、倫敦或香港都認同,要維持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及生活方式不變,法治是根本。而法治說的當然是香港實行的普通法制度。人大釋法明擺着是在普通法體制以外加入其他元素,是要把內地的法制及法律概念移植到香港,是讓政治因素及考慮直接干擾司法制度。對志切保護港法治港,保護普通法制度的法律界人士來說,他們怎能不質疑以至反對釋法的決定,怎能不以具體行動表達自己的憂慮呢?若果有一天香港法律界對人大釋法這回事不吭一聲甚至安之若素,那才真是法治的末日,才是一國兩制土崩瓦解的時候。

釋法阻雙普選違基本法

另一方面,政改問題明明是香港自治範圍內的事,理應由香港人自行協商及決定,不勞京官干預插手。北京透過人大常委會釋法一再阻撓港人按基本法45及68條落實雙普選已是嚴重違反基本法,而14年定下的831方案更是粗暴扼殺香港民主進程,把普選變成北韓式的偽普選。到現在,區區一個派駐香港的京官還公開訓示港人未來五年不要再搞政改,改為集中精神處理民生問題。京官連香港人是否可以討論政改、是否啟動政改也管起來,這已不僅是越俎代庖,而是管到港人的思想靈魂深處,還有比這更混賬、更傲慢的嗎?
前中共總書記江澤民掌權的時候,他還懂得「井水不犯河水」的道理,還明白保持兩制分界的重要性。新一代北京核心習近平開口閉口說堅持一國兩制不變形不走樣,實質上卻不斷矮化香港的特殊位置,縱容各級京官包括已退休的官員對港人港事說三道四,指手劃腳。這樣的做法明顯違反原先一國兩制的設計與承諾,令港人治港越來越名不副實。習近平的所謂一國兩制不走樣、不變形說法不是形同睜眼說謊嗎?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