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深水埗整體貧窮率多年來一直冠絕全港。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去年11至12月,以問卷訪問430名深水埗區居民,選出十大生活壓力事項,結果食物價格高昂、擔心自己健康及租金昂貴,成為基層家庭首三位生活擔子。女青指,區內私樓及劏房住戶困擾更大,在高昂租金沒法慳的情況下,惟有從飲食入手,被迫購買懷疑黑心食物。
記者:嚴敏慧
女青訪問的430人中,24%的受訪者居於公屋,其餘受訪者居於私樓、劏房及床位等。公屋戶較少受租金困擾,但私樓戶的住屋困擾佔很大部份。對比2012年機構同類調查,區內劏房租金大增,如低於1,500元的受訪者上次佔50.2%,但是次調查急跌至9.5%,相反,租金4,500元至6,000元的受訪者比例,則由0.5%急升至20.6%。
團體促政府提供援助
該會督導主任吳翠萍表示,劏房普遍每年加租,半年加一次也有,兩成業主更不肯簽租約,一個月通知即能要求租戶搬走,「佢哋唔租咩,業主話加一千都大把人租」;亦有街坊反映,區內的劏房租金已高到不能負擔,要搬到石籬、粉嶺居住。
租金不能減,基層惟有從其他方面慳錢。71歲周先生與67歲太太,2006年起居深水埗100呎劏房,租金由當時2,000多元加至今年4,600元,「每年加500蚊,講到口水乾先減得100」,連水電費等每月開支近6,000元。靠每月約1萬元綜援金生活的他們,每月去掉固定開資只剩下2、3,000元,為應付醫療開支,只能在食物上慳錢。
周太指,已很久沒有外出食飯,平日早上食餅乾,中午煮通粉,晚上靠女青食物券換食材,更會買5蚊兩斤菜芯食。她坦言菜品質很差,不知產地更擔心含農藥,惟有鹽水浸完再汆水,然後用清水洗後才煮。惟近月妻多病痛,要看私家專科,每月要額外花逾千元,而丈夫上月牙痛,私家杜牙根索價逾6,000元,根本不能負擔,最終選擇到內地整牙,兩夫婦希望能盡快上樓減少開支。
女青則促請新一屆政府能倡議更多業主參與廉價房屋出租計劃、提供基層家庭醫療券、整合現有食物援助服務等,從「醫、食、住」三大方向解決區內貧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