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聯改革 廢除周年大會退出院校:無意再加入

學聯改革 廢除周年大會
退出院校:無意再加入

【本報訊】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在雨傘運動後爆發退聯潮,八所院校學生會退剩一半,元氣大傷。學聯改革大計拖拉逾兩年,近期終完成修章,包括取消上莊選下莊、將剩餘學生會費退予學生會等,並精簡行政架構。參與修章的學聯代表會時任主席黃健朗期盼改革長遠吸引院校學生會重返學聯;惟多間退聯院校成員表明無意重新入聯,又指各學生會大可自己代表自己。
記者:葉偉東

學聯本年3月換屆,最大改革是重整行政架構,取消原屬最高行政機關、一年開一次會的周年大會,改以原屬第二層行政架構的代表會為最高權力機構。剛卸任的學聯代表會主席黃健朗解釋,改革旨在回應坊間對學聯「不願改革」、「無用」等批評,「以往最多批評係周年大會,大家關注周年大會由上下莊組成,而佢哋有票選下屆學聯人員」,為免自己人選自己人,黃指學聯近年已取消秘書處職員及上莊投票權,今次更直接廢除周年大會。

黃健朗稱改革旨在回應坊間對學聯不願改革等批評。
朱家駿攝

學聯在傘運後爆發退聯潮。資料圖片

按人數比例退剩餘會費

黃解釋,取消大會可解決行政彈性低等問題,「以往有啲學生會趕唔切3月周年大會交新改動,就要等到下一年(周年大會)」,藉此「改變大家對學聯沿用『舊玩法』、仲用周年大會嘅印象」,「係觀感嘅考慮……證明我哋有決心改革,唔係大家口中死都唔改」。
是次修章同時削減秘書處權力,需要獲得代表會授權才可對外發言等等。黃強調,代表會、常委會才是決策者,並無秘書處職權過大問題;過往學聯旗下學生會,每年需按學生人數上繳每人6元會費,現則改為按人數比例退回每年剩餘會費,亦會定期公佈財政報告。
過往兩年學界僅就個別議題合作,黃形容「感覺散收收」,冀學界善用坐擁千萬資產的學聯,長遠吸引各大專院校重返學聯。黃亦希望各界放下學聯的「左膠」標籤,「學聯只係一個平台,呢度唔會永遠係左膠,近年亦多咗講本土,如講吓普教中……如果當學聯嘅全部成員都係本土,學聯都一樣會變本土派」,強調不同路線、理念的學生會均可進入學聯。
本報向前年退聯的港大、理大、城大現屆學生會查詢,各會均稱未有計劃重返學聯。港大學生會會長黃政鍀稱:「唔覺得一改完,就有需要重新去諗入返」,退聯後學界仍然舉辦不同活動,「各學生會都可以自己代表自己,咁究竟仲需唔需要入返學聯?呢個值得斟酌」。
城大學生會會長陳岳霖則認為退聯與改革無關,「大專界要合作唔一定要透過學聯,根本就冇需要用一個有制度嘅平台……有心要搞,一個通訊群組都可以聯合各間院校」。浸大學生會則未有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