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水年年用剩議員轟浪費50億

東江水年年用剩
議員轟浪費50億

【本報訊】東江水供水協議將於本年底屆滿,過往協議都以「統包總額」模式計價,港府每年購買8.2億立方米的東江水。據水務署資料顯示,本港每年用水量均未達到此限額,用剩水情況普遍,但水價則自2009年按年以5%至6%上升,有立法會議員批評港府過往10年浪費的公帑近50億元。

水價每年升最少5%

自2006年起,港府簽訂協議每年買8.2億立方米的東江水,並非一次過輸入本港,而是每月按用量取用。即使本港用量不達8.2億立方米,每年定額水費亦會照付,本港每年則只使用約八成已購買的東江水。
與此同時,本港的水塘卻每年流走大量食水,在過去3年間,水塘的溢流量由2,310萬立方米至2,850萬立方米不等。
資料顯示,東江水水價每年遞升5%至6%,買水開支由2015年的42億元上升至2016年的44億元,今年的開支更升至48億元。新加坡亦需每年向馬來西亞買水,但價格只是每立方米0.017元,但本港購買東江水則平均每立方米5元。
立法會議員黃碧雲指「統包總額」模式「慳水唔慳錢」,「以水資源而言做法係合理,但過去10年大部份年份只使用到8成東江水,我哋計過,過去10年浪費嘅錢近50億,即係足以支付最新擴建迪士尼嗰筆數」。
水務署解釋,本港集水量不足以應付食水需求,而且全年供水量及每月東江水供水量不能預先預測,為保安全需採用「統包總額」模式,當本港遇上旱災亦可應付供不應求的風險。至於有議員建議「按量付款」模式,水務署引述廣東省指由於多地皆需要使用東江水,如遇旱年,此模式難以保證本港所需。
■記者梁佩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