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同時間挑戰工程師求心續命

每日同時間挑戰
工程師求心續命

【本報訊】再有危重病人透過家屬公開呼籲器官捐贈續命。50歲電子工程師單志華,去年10月底突然心臟病發,同日入住深切治療部。他的左心室極速衰竭,心臟功能剩下不足15%,需接駁體外心室輔助裝置代替心臟功能,現排在移植輪候名冊首位,需O型或A型血的屍心續命。主診醫生表示單志華體內有抗藥性惡菌,心臟感染風險極高,需爭分奪秒求心。單妻指丈夫「每日都同時間挑戰緊」。
瑪麗醫院心胸外科顧問醫生何嘉麗稱,單志華過往健康良好,無任何心臟病的風險因素,但去年10月25日上班時突暈倒,送往屯門醫院接受緊急「通波仔」手術後,臨床診斷有冠心病、心肌梗塞及心肌缺血,手術後送往瑪麗醫院深切治療部。

單志華熱愛戶外運動,健康良好,誰知去年卻突然心臟病發。

移植輪候冊排首位

兩周後,單志華因左心室嚴重衰竭,轉往該院心胸外科深切治療部留醫,並接駁體外左心室輔助裝置,代替心臟的血液循環功能,並納入心臟移植輪候名冊。何又說,單志華入院後心臟衰竭情況持續嚴重,心臟功能只剩約10%,現已被安排在心臟移植輪候名冊首位。
除了心臟功能問題,何嘉麗說,單志華在住院期間曾多次出現併發症,包括中風及血液感染。她稱,當身體長時間連接體外左心室輔助裝置,細菌經喉管進入身體會形成血液感染;此外,接駁儀器的喉管曾經出現血塊,引致中風。
她表示,單志華的左半身活動能力在中風後大受影響;而長時間服用抗生素抵抗血液感染,令單志華的皮膚有嚴重過敏反應,體內亦產生抗藥性惡菌,常用的第一類抗生素已無效,需用強效抗生素。她指出若病人繼續受抗藥細菌感染,有可能「無藥可用」,「我當然唔希望呢個情況發生」。她說,大幸的是單志華的其他器官沒有衰竭,「肝功能亦完全正常」。
單志華身高183厘米,重64公斤,屬A型血,現需尋求體形、高度相近人士的O型或A型血屍心移植。何嘉麗指理論上捐贈者的身高約160厘米「都冇大問題」,但單身形較高,心臟體積較大,要覓得到體積相近的屍心會較其他個案困難。她透露過去半年曾為病人安排過屍心配對,但因為屍心體積太小、功能不理想等原因而作罷。
她又指類似單志華的情況並非不常見,近年多了一些過往健康良好,並無其他事前病徵下心臟病發的個案。她認為一般情況下心臟病發前會有輕微的病徵,例如運動時感到胸悶或「條氣唔順」、無故上腹不適等,都有可能反映心臟出現毛病。
單志華的太太表示,深知丈夫病重並「每日都同時間挑戰緊」,希望有心人願捐去逝世家屬的屍心,「知道呢件係一件好難嘅事,但都希望有人有捨己嘅大愛,畀我地有一點希望同機會」。
截至昨日,本港有約30人輪候心臟移植;今年全港只進行兩宗換心手術,去年有12宗。何嘉麗指今年手術宗數偏低,望透過公開呼籲器官捐贈,為輪候器官續命的病人帶來多一份希望。
■記者于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