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代賊王葉繼歡雖因肺癌去世,他在1996年因與警方駁火時中槍而半身癱瘓後,早已陸續患上不同疾病,包括尿道炎、腎石等。據了解,多年前他的腸臟也出現問題,難以排便,需要接受手術讓大便由造口排出體外,每日過着俗稱「孭屎袋」的生活。
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林冰表示,本港每年有逾4,000宗肺癌新症,男性佔三分之二。他指肺癌的主要風險是吸煙,其他原因包括經常接觸致癌物質,或部份人天生的抗致癌基因較弱等。而有家族病史會大大增加患肺癌的風險。
林醫生表示,因肺癌早前病徵不明顯,近八成的肺癌個案在較後期才診斷到,甚至當腫瘤直徑達5至6厘米才出現病徵。至於腫瘤位置也會影響病徵,如較近氣管,病人多會先有咳嗽症狀,較近胸骨的話較常會感到胸痛。
05年睾丸發炎 入院放膿
據悉,葉繼歡半身不遂後腸臟蠕動能力轉差,大便積聚在大腸難以排出,不時感到「谷住」及痛楚。葉曾就此於瑪麗醫院接受大腸造口手術,讓糞便到達大腸後便經過造口排出至體外的醫療用口袋。由於該口袋必須跟身,故又俗稱「孭屎袋」,除非病人的神經系統有改善或能自行排便,否則需終身「孭屎袋」。葉繼歡在醫院的日子,需要由有醫護人員協助清理及更換「屎袋」。
葉繼歡於2005年曾因睾丸發炎,轉到瑪麗醫院留醫,接受睾丸放膿手術。
據悉,葉繼歡對醫護人員友善及有禮貌。由於他下半身癱瘓, 日常靠手活動,在獄中練得「手瓜起𦟌」。
■記者于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