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解的關鍵在於政制與民智(時事評論員 林忌) - 林忌

和解的關鍵在於政制與民智
(時事評論員 林忌) - 林忌

民主黨主席胡志偉早前建議特首運用權力,特赦所有雨傘運動的參與者,以及同時因在運動執勤而濫用其權力或武力的警察,如「七警」及朱經緯。言論一出,受到全城一致劣評,連建制派也不領情,或抽水說要示威者簽約章承諾以後不會犯法云云;而多位公民抗命而被檢控的民主派示威者亦指不應與七警相提並論,令胡志偉於即晚收回言論致歉。
胡志偉犯了一個最基本的邏輯錯誤,就是倒果為因,是和解創造了特赦,而非特赦創造了和解。九十年代的南非白人政府與曼德拉為首的黑人政治團體,是先達成和解,結束種族隔離政策與真正的民主選舉來重新制訂憲法,然後進行特赦,而這種特赦是來自執政者即政府,是打算改變其以往的路線與政策。

尚方寶劍絕不能濫用

然而在香港,真正的掌權者是北京的中國共產黨,而剛結束的特首選舉早已證明,北京對「和解」不感興趣,甚至不惜收緊控制選票,去欽點低民望的林鄭月娥成為特首,而不是最多港人擁戴的曾俊華。因此,任何「休養生息」或「和解」的幻想,早應隨着曾俊華落選而破滅;中共既沒有打算推行真普選,也不關心香港人的民意與民心,只要鎮壓到你無力反抗,中共就心滿意足了,因此在這時候向林鄭建議特赦,不止是鄉愿,更是愚不可及,甚至助長了特赦七警的聲音,對民主運動沒有半點幫助。
的確,《基本法》第48條賦予特首「赦免或減輕刑事罪犯的刑罰」的權力,但這種權力的施行一如當年成立廉署公署對警察的特赦,是不會對已判刑或嚴重案件者進行特赦;這機制是最後的「尚方寶劍」,絕對不能濫用,否則人治會對法治制度造成嚴重的衝擊;香港的政制問題未解決,中國的殖民制度一日未結束,抗爭運動只會持續發生,因此建議特赦,除非民主派將來不會再作抗爭,否則只會開啟無限的特赦爭議。
能否和解的真正問題,在於政制與民智,而不是「和稀泥」叫大家忘記過去就可以做得到。英國首相文翠珊前日宣佈要解散國會,把原本要2020年才舉行的大選,提前到今年6月8日舉行,正說明要解決人民爭議的最好做法,是給予人民投票的機會,讓大家各自用自己的方法,去爭取人民支持,然後靠投票結果去決定前路,而不是雙方繼續不服氣。香港的問題,正在於政制沒有出路,政府與政治人物都選擇不聽民意,然後認為自己相信的才是真理,甚至認為多數人民是愚蠢的,自己才是政治的精英,然後他們的死忠支持者,不但沒有打算說服他人,反過來不斷攻擊其他人是愚昧, 這才是「撕裂」的真正兇手。
沒有選票授權,沒有政策辯論,於是政府所有政策都是炒短線,然後找「反抗力最弱」者來開刀。在英治時期,政府各個諮詢機構,是真正聽取民意,然後制訂最合適的政策;在港共管治的20年,諮詢機構退化成政府的宣傳機器,永遠是「長官意志」先有政策,然後就叫下屬爭取或偽造民意,去為已決定的政策護航,這種思維就是「對立」的源頭,即政府已經當人民是敵人,或是可以愚弄的對象。其真相就是港共政權不是一個真正的權力核心,而只是北京的傀儡,所以政府真正的老闆只是北京,政府的唯一功能就是「維穩」,特別是推動違反港人利益、意願與理想的政策之時。
香港的民主派常忘記了這點,即真正的博弈對手不是林鄭月娥的特區政府,而是背後的中聯辦以至北京當局,由「地下黨」以至共產黨,才是真正的問題源頭。自梁振英上台以來,中共各方面的滲透,已經令特區政府的角色,淪為北京指令的執行者。特首這個類似監獄長的角色,最多可以「優待」一下囚犯,例如給予多幾次「放風」的機會,或在飯碗放多兩塊肉,但不可能把囚犯放去。
林忌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