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3月底旺角朗豪坊「通天梯」發生溜後恐怖意外,導致18人受傷。立法會昨召開發展事務委員會特別會議,機電工程署署長陳帆指涉事安全裝置疑因潤滑油脂固化,鎖死彈簧致無法觸動附加制動器煞停電梯,而有關彈簧以石墨製造,理應毋須添加潤滑油,不排除涉人為錯誤,料5月完成全部調查。
記者:馬志剛
機電工程署早前證實,涉事自動電梯的驅動鏈因金屬疲勞斷裂,加上安全裝置未有正常啟動肇禍。該署助理署長彭耀雄昨形容,意外是本港首次發生的「雙重故障」。他說涉事驅動鏈的設計強度是自動梯滿客時的5倍,以出事天梯可載170人為例,驅動鏈可負重850人,事發時只有約120人在梯上,並無超出負荷。惟署方檢查下發現驅動鏈有金屬疲勞迹象,鏈扣有裂紋。署方會循鏈條製作質量、安裝是否妥當、是否有其他零件損壞加速鏈條損耗等方向調查。
至於驅動鏈斷裂安全裝置失效,彭解釋指,裝置運作原理是由彈簧連接鏈條導靴,壓在驅動鏈上,一旦斷鏈,彈簧即鬆脫彈出,觸發附加制動器煞停電梯。不過署方發現,涉事裝置中一條彈簧由於潤滑油脂固化,導致斷鏈後被鎖未能彈出,裝置無發出煞停訊號,加上電梯上搭客重量受地心吸力影響,令電梯快速下滑導致事故。
議員關注業內人手不足
署長陳帆在會上透露,涉事彈簧以石墨製造,理應毋須添加潤滑油,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立法會議員姚松炎聞言質疑涉人為疏忽,陳帆重申事件仍在調查,不揣測事發原因。署方表示會檢討安全裝置的設計,並將涉事油脂送往海外化驗,亦會測試彈簧強度,及調查保養維修工作是否符合要求。
民主黨鄺俊宇則關注業內人手不足致檢查不力,引述報道指業內人士「用眼睇就當檢查,冇怪聲就簽名走」,許智峯要求事故報告必須列明相關責任誰屬。
過去3年,機電署平均每年接獲約1,600宗自動梯需呈報事故,當中平均每年大約4宗屬機件故障所致,其餘99.8%是乘客不小心使用自動梯,或有細小物件留在梯間所致。該署去年共進行1萬多次實地巡查,涵蓋新安裝、保養等方面,2014年至2016年期間共提出48宗檢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