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人生:有能者的遲疑 - 李怡

世道人生:有能者的遲疑 - 李怡

林鄭組班的噩夢延續。近日傳出她不斷食檸檬的消息,包括她心目中最想延攬的三位司長人選:張雲正、王冬勝、鄭若驊,三人都對政務司司長、財政司司長、律政司司長的高位予以婉拒。此外,她原意想將環境局副局長陸恭惠升任局長,也食了檸檬。早前中大即將卸任的校長沈祖堯、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都表示不會加入新政府團隊。而現任局長中,譚志源、吳克儉、高永文、張炳良表示不會續任。儘管各有各的理由(其中吳克儉是預料不會被延任),但在林鄭組班期間就提出不會續任,則未免古怪,似乎有心表示同新政府割席(或如譚志源婉轉說法「步伐不同」),也讓那些想要留任的官員顯得像是戀棧權位。
擔任林鄭競選辦主任的陳智思認為,現時沒有制度鼓勵人服務社會,找人加入政府如「求人入火海」,而他自己也不會加入政府做全職工作。
林鄭埋班找人難,原因並不是如陳智思所說,名人的人際網絡多,擔心有「利益輸送」批評;也不是林鄭早前所說,「傳媒監察令司局長私人生活可能披露人前」;更不是二、三十萬的月薪趕不上在銀行或商界上千萬的年薪。過去許多名人被延攬進政府,都沒有以上考慮。遠的如太古大班彭勵治,較近的有梁錦松、唐英年,他們都願意放棄商界的高薪厚職進入政府,原因是他們覺得為香港市民服務是高尚的獻身,在個人生涯中絕對值得嘗試。他們都已積累到這輩子也用不完的身家,故薪資不在他們考慮範圍內。
主權轉移後,情況逐漸改變,尤其梁振英上台,政府多數高官並不是因為有「利益輸送」批評、私人生活受監察等因素失去尊重,而是他們越來越不知道自己是在為香港市民服務,還是為中共服務,甚至只是為特首的個人權位和利益服務。有才能、有志氣之士,當然還有不少,但他們會覺得加入政府不僅得不到市民的尊重,而且失去自己對自己的尊重。
2014年初,李嘉誠在記者會上說,香港「有能力的人不出聲,無能力的人爭住做」。儘管他後來說,他沒有講「無能力的人」是梁振英,但梁振英在2015年撤換兩個有能力的高官,換上至少其中一個是「無能力的人」,一再容忍唔得掂和其他廢料,又把醜聞纏身的囤地波升做財爺。政府的逆向淘汰肯定使有能力的人會以加入或戀棧高官為恥。
這次特首選舉,中共在特首三個條件之外,加了「中央信任」這個條件,而且把這條件置諸所有條件包括「港人擁護」之上,更號令選委逆民意把選票投給民望負淨值的林鄭。林鄭特首將會為誰服務,已通過這次特首選舉一清二楚。任何有志氣的,或只是有個人意志、忠實於個人信念的人,都會想一想,加入政府名義上是為香港市民服務,但實質上呢?是不是為極權政治服務?有能力的人,必然是有頭腦的人。於是,我們幾乎可以預見,林鄭公佈新班子名單,不但不會有任何驚喜,而且可能是一堆「無能力爭住做」的人。

周一至周五刊出

李怡
http://www.facebook.com/mrleey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