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文章說有朋友吃飯三小時悶到睡着了。如果你是來陪伴朋友吃飯的,要是那些人都悶蛋,三小時的確難過,要是不僅來陪朋友還為了吃,三小時的高級懷石料理照理不會悶到睡着,睡着的都是不愛吃的人。連吃都不愛,這人多聰明都是悶蛋。我是愛吃的人,講起吃就極端了,對愛的東西都會這樣,人之常情。愛民主的人同樣會犯極端的錯誤。
胡志偉說「大和解」, 給人大罵是他沒表達好一份無法表達的心情。他表達錯了,給大罵也是對的。泛民是永遠的反對派,永遠是抗爭的勢力,直至普選,這是毫無疑問的。我們與建制的基本立場、信念和價值不同,是基本的衝突,所以我們做的叫抗爭。我們沒存在大和解條件,和解了我們便沒有了抗爭,在沒有普選之前是不可能的。但是,面對社會的撕裂,惻隱之心誰可免?想彌補撕裂的傷口之心,是人之常情,抗爭不是不可以有善意的。大概胡志偉有感而發,沒表達好,那感覺說錯了。
有些人趁這次機會攻擊民主黨,無視泛民中確有想彌補撕裂的心態,總是用「又準備妥協!」,最cynical 的心態來針對民主黨。但這些人都是那些 「吃飯」 睡着的人,不是用愛而是用恨來追求民主的人。我們抗爭可以憤怒,但不可恨。彌補撕裂,我們甚至需要付出愛。在自由、民主大原則以外而又合理的事,為甚麼泛民不可以表達善意?我們不可能有大和解,但為甚麼不可以有和解?在大原則的事情,我抗爭到底,因為這是泛民的使命和命運,但在其他事情是否可給對方credit of doubt?我不知道,但我想這就是胡志偉有感而發、表達錯了的心裏話。
我認為,泛民走溫和派最後失了抗爭的根據,是必敗收場的。抗爭永遠是underdog,我們是用蛋的力量對付「內有惡犬」的高牆,我們還要比雞蛋更溫和?這還叫抗爭嗎?合作?有甚麼資格和信任與對方在大原則議題上合作?在大原則的事情,我們無可能合作,合作必定妥協了原則,因為沒有half-pregnant的民主。98%貞操不再是貞操,原則也一樣,妥協了2%,其他98%就慢慢被腐蝕,這是必然的,最後只會失掉民望,泛民的力量也被化解了。沒有抗爭,泛民毋須存在!不,我們是來抗爭的。
是,社會撕裂是以前阿狼的兇狠造成,狼來了又去了,未看見另一隻狼出現之前,為甚麼不可善意等待,看見狼出現才叫「狼來了!」。為甚麼我們不可以在抗爭以外的事情釋出善意?劉曉波說我們沒有敵人,想想你就知道是氣魄多大的善意。為甚麼不可以像劉曉波般大氣魄,以沒有敵人的善意與建制合作?不是marriage 方式的合作,但為甚麼不可以每個 deal來做?如果撕裂的社會期望泛民釋出善意,泛民是否有個想法?而且,這想法不僅是說說,還是可以做些甚麼呢?社會是有期待的。胡志偉說錯了話,但他有感而發的衝動是對的。
黎智英
壹傳媒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