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麗盛勢不再 疑私募基金出手上市10年傳「鞋王」獲洽購

百麗盛勢不再 疑私募基金出手
上市10年傳「鞋王」獲洽購

【本報訊】今年正值上市10周年的藍籌股「鞋王」百麗國際(1880),昨宣佈停牌,彭博引述消息人士指,內地私募基金鼎暉投資正牽頭財團欲收購百麗,惟未披露作價,百麗停牌前市值仍達444億元。有分析員估計,由於百麗主業鞋類零售,在網購衝擊下持續下滑,公司亦遲遲未轉型,相反運動服業績增長理想,故有機會吸引基金出手,私有化後再拆骨,釋放公司價值。
記者:江靖然 范穎琛

百麗發言人對收購傳聞不予置評。百麗昨早停牌,稱刊發屬「收購及合併守則」性質的股價敏感公告。彭博指,鼎暉擬牽頭財團洽購,最快本周公佈細節。2010年起躋身成為藍籌的百麗,2013年高峯時市值一度高達千億元,惟近年受網購平價鞋充斥威脅,業務不斷轉壞;截至昨日停牌前,其市值已較高位時腰斬過半,至約444億元,股價報5.27元。

百麗主業為鞋類零售,旗下擁有Joy & Peace、Staccato、Millie's等品牌。 黃耀興攝

鞋類業務同店連跌14季

百麗主業為鞋類零售,其擁有大量品牌如Belle、Staccato及Millie's等;另外集團亦有運動服特許經營業務,在內地銷售Nike、Adidas等牌子的產品。除卻金融海嘯時業務曾短暫受壓,上市後數年集團一直以高速增長,因而成為基金愛股;2010至2012年期間,集團曾以平均每兩日新增一間新店的速度開舖。然而,即使零售網絡龐大、目前店舖數目超過兩萬間,但仍然難敵網購搶生意,以及內地百貨公司潮流消退影響。
有外資分析員坦言,雖然集團早於2011年設立網購平台,但只當作散貨尾之用,「唔覺得佢個平台有power同人比,(消費者)對品牌係有一定認知度,但啲鞋係貴嘛,款式又唔多變,感覺係cheap」。她續稱,運動服業務同店銷售持續錄單位數字增長,但由於代理產品毛利較低,根本難以抵銷鞋類業務表現差的影響。截至今年2月底止季度,鞋類業務同店已連跌14季,料去年全年盈利跌15%至25%。
事實上,是次欲購百麗的鼎暉,曾於2005年上市前投資百麗,該基金亦早有執平貨經驗,最為人熟悉的是曾收購陷入「瘦肉精事件」的A股雙匯國際,經重組併購後變成萬洲國際(288),成功二度上市。
有分析認為,百麗運動類業務表現較理想,同店銷售保持有增長,若鼎暉落實收購百麗,「將運動類業務分拆上市係可行嘅,可以體現番呢個業務嘅價值」。他又提到,集團管理層曾透露,有意將部份生產工序外判,藉以降低生產成本,保持產品毛利,「如果真係做,對公司有利,但就唔知𠵱家做到乜嘢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