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籽:玩物達人】
雖然香港沒有《英雄聯盟》的職業聯賽,但其實一直有不少追夢香港玩家嘗試挑戰中國、台灣聯賽,Panda Cute和CTP的領隊、教練都是前職業選手,而在2015年至2016年間雄霸中國女子電競圈的勁旅上海NTG也是由香港選手不平出任領隊。據他所說,中國女子電競在兩年前開始盛行,大部份採用男子職業隊的訓練方法。
「隨着直播興起,男子電競的生態有點不平均,打兩、三個月的比賽獎金可能是二、三十萬,但如果受歡迎的選手做直播,和網站簽的合約可以是數百萬一年,十分驚人,令選手們有感其實不打比賽也沒所謂。」女子電競起步較遲,規管也較嚴,氣氛本來可以更健康。不過最近開始多了一些技術普通、主要是想靠外貌賺知名度做直播的隊伍。「我們叫『顏值隊』,一個比賽有約一百隊參加,可能只有二十隊有實力,這個風氣需要改善。」
頂尖選手年薪百萬
不平坦言當年由香港老闆帶領打中國聯賽,人工也是數千元四位數,但打電競有實力自然有機會。現年三十歲的他早幾年退役,曾經做過直播,但NTG找他當領隊又燃起他的追夢之心。「自己做選手拿不到冠軍,都想教出冠軍。」他不便透露目前薪金,只表示已難以回港生活。「待遇差太遠。如果香港想搞好電競,目光不能太短視。之前看過香港電視節目,入面說香港頂尖電競選手平均一個月五萬收入已很多,但在內地來說五萬月薪只是中規中矩,頂尖選手說的是百萬年薪以上。香港真的有需要急起直追。」電競越做越大,像不平那樣退役後也可當幕後,聽到年輕一輩想投身電競,為人父母除了擔憂,也應好好了解這項新興產業。
記者、攝影:司徒港燊
編輯:梁浩維
美術:黃創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