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x搞Outlet 轉攻本地客

E-Max搞Outlet 轉攻本地客

【本報訊】零售生意難做,有業主為保持人流,要劈價出租予短期客或搞特賣場,此風更已吹至商場。
合和(054)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梁庇世表示,旗下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商場E-Max因應自由行旅客銳減,去年把近萬呎面積轉做散貨場,10月起更正式搞名牌 Outlet,藉此吸引家庭客,「做番九成本地客生意」。
E-Max於2007年完成翻新工程,正值自由行風光之時,梁庇世感嘆:「以前我哋高峯嗰陣,一日有100架旅遊巴喺門口,但係最近幾個月只得10至20架。」目前中旅社於E-Max設跨境巴士站,為旅客提供往返內地服務,不過梁指自內地實施一周一行及取消零團費後,旅客人流已經銳減,商場遂把目標客群轉回本地居民身上。
E-Max本身位置吊腳,曾經多次轉型,如將保齡球場轉為戲院等。梁庇世指當初有意搞Outlet,源於去年曾經與商戶以抽取分成方式、出租舖面作短期散貨,發現成績竟然十分理想,「面積係近萬呎,啲人都會排長龍去買」,故認為Outlet可給商戶渠道清存貨,為商場生意提供轉機。

E-Max第一期Outlet佔地約5萬方呎,主打中檔次品牌。
 張柏基攝

料二期明年暑假開業

E-Max第一期Outlet已營運近半年,佔地約5萬方呎,內有20多個品牌並以中檔次為主。記者曾在假日到訪Outlet,發現人流不俗,惟不少市民稱場內品牌選擇太少,買不到心頭好。E-Max現正改劃近12萬方呎、原屬名車展的地方,作擴充第二期,料明年暑假開業。
梁庇世認為,本港位於市中心的Outlet並不多,對比起其他對手,其商場有更多娛樂元素,「希望做到特別啲,係用娛樂做主導嘅市區購物倉」。
梁稱會規定商戶Outlet售賣商品的折扣一定要低過門市,個別產品低至兩折,產品約為半年前貨品,所以並非完全「Out」。
本港經營Outlet者眾多,其中開業已經17年的東涌東薈城Outlet雖然位處大嶼山,但早已成功建立知名度,假日人流暢旺。而今年2月才開業的「新丁」葵涌佛羅倫斯小鎮,則有不少國際品牌如Prada(1913)、Salvatore Ferragamo等坐鎮,但因面積較小,平日店內亦較冷清。

記者:范穎琛

【市民心聲】

梁先生:「呢個Outlet冇乜特別,買唔到嘢,男仔都慣性上網睇。(貨品)一定係唔Update架啦,賣剩蔗先拎出嚟賣嘛。」

梁先生

李女士:「第一次嚟E-Max Outlet,諗住去HMV買嘢……牌子唔算好多,有行過東涌Outlet,呢邊好行啲,東涌迫啲但多選擇。」

李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