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立醫院2003年至今未有加價,政府昨建議將公立醫院多項收費調高,當中急症室收費由現時100元增加至180元,增幅達八成;普通科門診亦由45元加價至50元,增幅約11%,新收費擬在今年年中實施。有病人組織憂慮,加價會令非綜援的基層增加經濟負擔。
醫管局說,早前已將收費調整的建議提交政府,仍在等候政府正式通知結果。政府昨則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建議公院多項收費調高,惟新收費大部份都比醫管局早前建議的水平低,其中急症室現行收費100元,政府擬加至180元,增幅達八成,但醫管局則是建議加至220元;政府亦建議普通科門診由現時45元加至50元,增幅約11%,較醫管局建議的61元為少,以鼓勵病情並非最危急的急症室病人轉往輪候門診服務。
政府又建議,專科門診首次診症費由100元增至135元,而非醫管局所建議的170元;其後每次診症費由60元增至80元,亦非醫管局建議的100元;配藥(每種處方藥物)收費由10元增至15元,也較醫管局建議的17元少。經政府內部討論後,新收費擬今年年中實施。
團體憂基層難負擔
香港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認為,不少人視急症室是安全網,擔心加價會對非領取綜援的低收入人士造成財政壓力,避免到急症室看病,「但係咪代表佢哋就去睇私家呢?」。他又指加價可能令已受豁免的人增加到急症室求診的次數,「排隊快咗嘛」,亦會將部份人分流至普通科門診,擔心門診未必應付到。
本身是醫生的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指,政府坐擁巨大盈餘下仍加價,相信很多市民都不同意,但加價未能有效解決非急症病人濫用急症室的問題,如部份病人到急症室看診是因地區缺乏醫療服務,「加價只係令一時間少啲人去,好快就會故態復萌」,建議公私營合作在急症室附近辦辦公時間以外應診的普通科門診。
郭又相信政府加幅較醫管局提議的少,當中牽涉政治考慮,「啲官都唔想自己喺最後(任期)俾人話係冇良心、不理市民嘅官」,亦相信若急症室新收費訂於醫管局提議的220元,會更難信服基層人士。
■記者李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