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括長毛在內大批立法會議員前往廣東考察東江水,有議員提出按量付費時,廣東官員竟揚言就算按量收費都不見得會平,暗示廣東省政府無論如何,都會收到他們想收的金額,香港怎改都沒用。
這種中國蠻幹式做生意手法,大部份中港商人都領教過,要有效對付這種不講道理的生意手法只有一個,那就是找別的供應商,揚長而去,那對方就會低頭而接受你提出的條件。在東江水問題上,如何提高香港人的議價能力?
首先,香港必須興建海水化淡廠,就算政府不建,私人投資也要建,甚至成為逼政府開放食水市場的力量。因為當香港有海水化淡廠,透過逆滲透再加水塘收集得來的雨水,可以滿足香港大部份食水需求時,東江水變得可有可無,那時廣東省政府為了保住生意,也不得不提供優惠給香港。
新加坡之所以下決心開發逆滲透技術,就是因為馬來西亞經常拿食水供應問題,作為恐嚇新加坡的外交武器。在去年柔佛河乾旱期間,新加坡手上的技術已成為外交武器,可透過海水化淡以及稱為New Water的污水重生技術滿足需要,將新加坡透過自行管理在大馬境內水庫的水,提撥給馬來西亞應急。香港可以透過海水化淡自救時,香港不要買那麼多東江水,那廣東一旦有乾旱情況亦有水可用。
另一方面,香港政制必須確保選出來的議員是代表香港人的利益。雖然民主黨被指是大中華膠,但民主黨的直選立法會議員黃碧雲,堅持按量收費,反之,代表工程界功能組別的經民聯議員盧偉國,卻站在廣東省一邊。只要議員是直選產生,儘管在國家認同上是大中華,但在民生議題上,為了選票仍得先照顧香港,但很多功能組別操生殺大權的是中聯辦,議員到底是效忠中聯辦還是香港,看看他們的權力來源便清楚。這也解釋了為何北京在廢除公司票問題上,如此的寸步不讓。
當然,香港政府是否代表香港人的利益同樣重要。以香港浪費在東江水以及大白象工程的錢,可以興建很多有效率海水化淡廠,而商界其實還有技術,以色列其中一個大的海水化淡公司便是李嘉誠擁有的和黃水務(Hutchison Water),李嘉誠將在他以色列的投資在香港重演一次,相信問題不大。很明顯,香港政府決策上把利益向北京傾斜,這與北京欽點特首密不可分。
政制問題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任何民生問題歸根結柢都會涉及利益分配問題,而政制正是解決利益分配的關鍵。只不過,過往泛民議員太多用過於馬克思主義的語言解說這件事,亦選擇全民退保一類很多年輕一代反感的議題來講。如果用東江水來解釋,其實這問題十分之簡單易明。
黃世澤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