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戶怕受非議「唔敢要」

貧窮戶怕受非議「唔敢要」

【本報訊】若在新聞片段看見基層家庭擁有液晶電視或名牌雪櫃,先不要妄下判斷質疑「咁富貴」,就如羅秀英最近新添了4件電器,包括座地風扇、冷風機、DVD機,還有一部37吋液晶電視,全是二手貨,對這個綜援家庭來說,這批再生電器已是上等貨,「你叫我自己買,真係唔知點買,買咗冇錢食飯,幾個月唔使開飯」。

劏房戶最需要電飯煲

年過半百的羅秀英居於古洞鐵皮屋,原做送飯兼職,因要照顧智障兒子,去年才領綜援。兒子有自閉症和過度活躍症,常弄壞家電,洗衣機、雪櫃也壞過幾次。早前經社工轉介獲歐綠保捐贈舊電器,雖然冷氣機壞掉多時,但她寧願要風扇和冷風機,「開冷氣好用電,試過一個月電費要3,000蚊」。
同樣有轉贈電器予基層家庭的社區組織協會,每年處理400至500宗個案。組織幹事施麗珊說,劏房戶最需要電飯煲,一來省錢,「唔使出街食飯」;二來慳位,「用嚟煲水或者溫熱餸菜,甚至煲藥都得」。剛獲派公屋則較需添置洗衣機、雪櫃和冷氣機等。
她說很多貧窮戶的電器都是二手捐贈,但常遭誤解,有基層兒童穿獲贈的二手名牌衫遭質疑,「嚇到佢唔敢着」;部份基層家庭也憂慮受非議,「唔敢要、唔敢用」。
■記者王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