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立法會早前組團訪問內地考察東江水,考察團副團長的民主黨黃碧雲(圖中)昨稱東江水應按量收費,現時每年付固定金額購買東江水,但多數只用到可供港水量的8成,有幾億元是白費。另一副團長經民聯盧偉國則指,若要保證供水量又要按量收費,每單位的水價格未必會固定在現有水平。
黃碧雲及盧偉國昨天出席港台節目談及東江水之行,黃碧雲認為香港現時以「統包制」買水,每年以40多億港元向內地購買最多8.2億立方米的東江水,但通常不會用完,舉例指去年僅用了75%供水量,浪費幾億公帑,又指現時內地供港的水每立方米為5港元,與東莞及深圳的1港元收費貴近4港元,形容買水合約為不平等條約,是時候作修訂。
盧偉國則認為「統包制」形式買水十分重要,東江水佔香港飲用水量約7、8成,統包制可保證香港最多有11億立方米的水供應;他又指,若要內地保證供水量,收費或會較高,倡日後買水分為兩部份收費,固定收費與按量收費並行。
■記者許偉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