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四日復活節假期結束,不少人外遊度節,亦有人選擇留港消費。一連兩日的深水埗復活節墟市大收旺場,主辦團體指兩日共吸引約8,000人次到訪,以懷舊小食如狗仔粉等最吸客,期望中秋節時可「添食」再辦明火墟市。但傳統遊客區旺角,有小食店及餐廳東主均指復活節生意較預期差,估計因市民消費力下跌及整體內地客減少所致。
記者:鍾雅宜 李詠希
首個明火煮食復活節墟市前日結束,主辦團體之一的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組織幹事李大成估計,兩日墟市共吸引約8,000人次,屬意料之外,「始終天氣比較熱,估唔到中午已經要排隊」。初步估算整體生意額與今年農曆新年時年三十及初二兩晚相若,僅不及初一晚旺場。
他指最受歡迎的狗仔粉首日已售罄,賣出200多碗,「仲有土耳其小食、紅油抄手、涼拌小食同燒烤都大排長龍。」他估計除了食物夠特色,懷舊亦是吸客原因之一,「香港人好想食番嗰種古早味同人情味」。但受食環署發牌限制,要先由合法製造廠製作食物,現場只可翻熱,最終出現供不應求。
團體爭取現場煮食
李大成稱:「我哋只借用到兩個(食物工廠),好難預備太多食物,例如狗仔粉第一日就賣晒,掙扎過應唔應該通宵整,但做唔到。」他建議政府放寬規限讓檔主在現場烹煮低風險食物,如雞蛋仔等,希望中秋節再辦墟市,是次共有14檔熟食檔及36檔乾貨檔,他期望下次可物色更大場地讓更多檔販可參與。「腸粉大皇」新哥亦有參與擺賣,他指兩日共售出約150碗碗仔翅,但遺憾未能售賣最拿手的腸粉,認為是次銷情及人流不錯,「都清晒啲貨」,若團體於中秋節再辦墟市他定會再支持。
不過,因復活節非內地假期,傳統遊客區如旺角,有食店東主大嘆生意未如理想。花園街小食店店員符女士說,內地旅客一向佔整體生意約八成,惟復活節生意額不升反跌,其中內地客下跌一半,本地客亦有所減少,她指以往每日可賣逾百斤魚蛋,現時平日僅30至40斤,假日亦只賣到60至70斤。於登打士街售賣豆腐花和腸粉的Annie說,復活節假期生意較平日上升約三分之一,但不算理想,「應該要再多少少,可能啲人去咗旅行」。
在西洋菜街售賣冷麵的店員指,復活節假期「唔似假期」,生意額很差,和平日差不多,「人就多,冇人買嘢食」,認為是經濟差,市民消費力下跌及內地客減少所致;日式餐廳店長王女士更形容復活節假期一片死寂,原本預期生意額與一般假日相若,但實際卻下跌三分之二,街上人流亦大減,是出乎意料的差,「可能啲人去晒旅行」。
市民心聲
侯小姐(左)︰
「今日天氣好好,所以出嚟買衫換季,大約使300蚊,留番sem break(學期完結休假)先去旅行。」
何太︰
「今日一家人出旺角行街食飯睇戲,成個復活節假期花費咗大約2,000蚊,食餐飯都好貴,但市面係淡靜啲,可能去晒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