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言】
港人月供強積金為退休打算,不過不少長者提取後,對於如何使用,卻毫無頭緒,故公共年金旨在提供低風險及穩定現金流回報選擇,以填補65歲後的投資缺口。有專家指,若果配合現有的安老按揭計劃,可望安享晚年。
投保前須注意現金流
中文大學商學院助理院長李兆波指出,公共年金及安老按揭屬香港回歸以來少有的德政,他曾計算退休公式,假設打工仔與本港月入中位數一樣約1.5萬元,僱主及僱員分別供5%強積金,即每月供約1,500元,假設每年投資回報3%,在收入不變,工作35年後退休,總回報將達111.2萬元。
李兆波指,若果將該筆資產中,支取100萬元買入年金,按政府推算,男性將每月獲得5,800元,若有私人物業可以造安老按揭,假設物業價值為400萬元,每月實收約8,000元,即連年金每月可取逾萬元至終老,可望安享晚年。若果本身長者有公屋,靠年金亦可生活,不過最壞情況是無家可歸,則是需要幫助的一群。
公共年金獲市場好評,不過有專家認為不少地方需要注意,保險比較平台10Life精算師倫凱恩舉例,退出年金需要繳退保費,以一筆過繳款的年金為例,若投保一年後要退保,或損失已繳保費的一至三成;即使是分期供款年金,亦未必可以取回首年已繳保費。
此外,年金計劃從投保供款至提取,過程動輒以數十年計,而從投保一刻,本金已鎖定於保險公司手上,亦意味着會一大部份儲蓄將會失去,換取穩定現金流。
■記者周家誠